公司动态

另类制造业升CQ9电子 CQ9传奇电子级英国钢城的2大战略

2023-03-28 阅读次数:

  ▼ 2015年至今的「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指数」百度搜索指数(来源:百度指数)

  说到内部因素,2005年国务院发布实施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可谓是我国产业升级的一大标志。产业结构调整,不只关系产业领域竞争优势问题,更关乎相关联城市的转型发展去向——

  2021年,全国工业城市10强分别是:上海、深圳、苏州、重庆、佛山、北京、广州、宁波、东莞、天津,北方城市有2座,南方城市有8座;

  赛迪发布的《2022年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排行榜》中,深圳、苏州、广州、南京、杭州、宁波、青岛、长沙、成都、武汉位列前10,曾经的重工业强市们已跌到30名开外。

  是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宏大话题下,工业领域经历了近20年的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升级,这也导致城市竞争优势被重新洗牌,甚至很多曾经的优势变为劣势,如重工业与低碳环保间的矛盾。

  这也就意味着对工业城市来说,传统经济时代先「引产」,再「聚人」,后「造城」的「产人城」发展逻辑已经失效,在「老路」上转型升级,能做的只是修修补补。而「城人产」则是适应时代需求的城市发展新逻辑——城市围绕人才的需求而建,产业因人才的聚集而聚集。

  可以这么说,产人城,是人跟着「活儿」走;而城人产,则是活儿追着「人」跑。需要注意的是,两者是从A到B的升级关系,而不是二选一的选择题。

  好比英国利物浦在16世纪中叶只是人口500人的小渔村,随着工业革命在利物浦的爆发,使其一度成为全欧洲的就业中心。

  二战后,英国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利物浦成为英国失业率最高的城市之一。之后借助老城区更新,发展欧洲文化之都的机遇,利物浦开始重新塑造城市魅力,吸引人才聚集,从而进入生物医药、传感器等新兴制造领域,实现转型。

  当然,城人产推动工业城市转型绝非易事,可谓是举步维艰,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新发展逻辑下,英国曾经的钢铁之城谢菲尔德,转型智造中心的2大战略:

  从19世纪起,就以「钢铁之城」闻名于世,如今他是英国的智造之都,高端制造业回流的中心,如波音、劳斯莱斯、西门子、塔塔钢铁、AESSEAL、山特维克集团等企业皆在这里聚集。这可是经历了近40年的转型结果。

  谢菲尔德以制造业起家:14-17世纪,这里是英国餐具制造中心,诞生了坩埚钢与镀银技术;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以及不锈钢技术在这里诞生,谢菲尔德成为英国重要的钢铁中心,为英国的铁路、运河建设,以及机械制造,特别是军工发展提供支撑。

  1801-1901年,谢菲尔德人口翻了7倍多,超过45万,从一个镇升级为一座城。

  作为工业中心,二战必然成为被轰炸的重点,城市变得满目疮痍。战后,随着英国基建、军工需求的下滑,谢菲尔德钢铁业进入下坡期,失业率居高不下,城市内出现了大量的贫民窟。

  更糟糕的是,英国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开始大规模去工业化,大力发展服务业,1971-1981年谢菲尔德人口减少7.3%。

  1979年,「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上台,开始推动英国经济向货币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方向发展。

  以谢菲尔德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城市,受到严重冲击——钢铁与煤矿业开始大量私有化,失业率急剧上升,1984年失业率达到16%,制造业岗位占比从50%跌至24%。

  谢菲尔德政府尝试通过扩大公共部门雇佣人数,来解决城市就业危机,但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无法支撑这一尝试的长期持续。

  于是,罢工、暴力成为谢菲尔德整个1980年代的标签,这进一步导致私营企业加速离开城市,谢菲尔德地区逐渐沦为名副其实的「铁锈带」。

  ▼ 1980年代,罢工成为谢菲尔德地区的家常便饭(来源:Wikipedia)

  城市委员会一位官员回忆1980年代的谢菲尔德:「我震惊了,唐河下游有1000英亩的荒地,我记得这一区域曾是城市经济的动力中心。市中心的活动很少,规划申请更少……你很难想象当时的情况有多绝望,衰退太快了……整个城市都吓坏了。」

  「产人城」的发展逻辑,对谢菲尔德来说已经失效,接下来要进入前文所强调的「城人产」新发展阶段。

  转型升级绝非易事,对谢菲尔德来说,不仅面临着城市转型战略的考验,更要面对缺少资金、威信扫地、人口流失的现实困境。

  1986年,谢菲尔德成立经济再生委员会,将体育视作谢菲尔德复兴的转型方向。

  之所以选择体育这类「软件」,而非硬件建设,缺钱是一方面,统一发展目标是一方面,用体育带动服务业发展,提升就业,重塑城市形象则是更重要因素。但为什么是体育,而不是文化,也不是旅游呢?

  首先,当时国际上已有通过体育塑造城市形象的成功案例,诸如韩国首尔、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西班牙巴塞罗那等城市。其次,谢菲尔德拥有世界上第一家职业足球俱乐部,也曾举办过斯诺克世锦赛等多项赛事,可以说有基础。

  1987年,谢菲尔德击败爱丁堡,成为世界大会(1991年)举办地,并提出以运动会引领城市再生的战略。

  有了国家资源、资金作为背书,谢菲尔德边开始建设场馆(新建四座,翻新一座,带来11070个岗位),边筹划成立谢菲尔德国际场馆管理集团(SIV),专门负责场馆的运营、管理,避免出现后奥运效应(主办城市在奥运会后出现的经济衰退现象),保障体育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 新建设的唐谷体育场是1991大运会的主要举办地之一(来源:Flickr)

  大运会结束以后,谢菲尔德持续举办各类赛事,至2019年,已经举办了1000多项体育赛事,涵盖从国际赛事到地区、城市赛事,如国际泳联世界大师锦标赛、欧洲足球锦标赛等等。

  体育赛事高密度化带来了规模效应,推动城市服务业的稳步发展,1995年,谢菲尔德被评为英国首个国家体育城市。

  谢菲尔德五花八门的赛事中,有一项赛事与城市紧紧绑定在一起,甚至可以说提到这项赛事就是指谢菲尔德,这就是——世界司诺克锦标赛。

  虽然,斯诺克世锦赛于1977年开始在谢菲尔德举办,但碍于当时这项赛事影响力不足,以及传播技术的限制,特别是之后体育赛事对烟草类广告投放的禁令,让斯诺克世锦赛越发缺钱、缺人、缺关注,变得越来越小众,甚至一度成为英国本土赛事。

  再生委员会成立后,促使斯诺克世锦赛与欧洲体育频道EUROSPORT合作,赛事开始在60多个国家直播,许多国家的观众是第一次接触这项运动,关注度开始上升。

  特别是2002年,丁俊晖成为世界青少年斯诺克锦标赛最年轻的冠军后,中国斯诺克市场被完全激活。如今斯诺克世锦赛,平均每年吸引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的3.5亿观众观看。

  绑定运动名CQ9电子 CQ9传奇电子片之后,谢菲尔德开始延伸斯诺克的产业链。如2003年,谢菲尔德世界斯诺克学院成立,为来自全球的斯诺克选手提供特训,许多知名球员都以该学院为基地,常驻谢菲尔德。

  2003年,谢菲尔德体育学院成立,为运动员提供专业训练,特别是奥运会选手,如奥运冠军杰西卡·恩尼斯-希尔、安东尼·约书亚等均在此接受训练。

  2013年,国家运动与运动医学中心落户谢菲尔德,中心包括运动生理学实验室、康复训练室、运动生物力学实验CQ9电子 CQ9传奇电子室等等,为运动员和大众提供运动损伤治疗、提升运动水平、提高心理素质等方面服务。

  2013年,谢菲尔德第二大学技术学院(UTC)成立,学院的发展重点主要包括运动科学、体育工程、医学康复、运动营销等方面。

  学院还与各类运动机构展开合作,如与斯诺克锦标赛的合作,包括赛事组织和管理,利用数据分析来提高运动员表现,以及应用新技术来改善观赛体验等等。

  谢菲尔德建设了丰富的体育设施,包括对足球、自行车、板球、网球、篮球、跑步、游泳,以及残疾人运动的各类设施,尽可能扩大运动受众群体。

  此外,谢菲尔德经常举办面向大众的体育活动,吸引来自全球的运动爱好者参加,例如半程马拉松,谢菲尔德10K、City Ride家庭自行车比赛等等。如今谢菲尔德经常参加户外运动人数,已占总人口的65%。

  「良好的体育设施和赛事活动」成为游客来到该市重要原因,这也标志着外界对谢菲尔德城市认知,已完成从「钢铁之城」到「体育之城」的转变。

  谢菲尔德的城市新品牌,吸引到越来越多者关注。但谢菲尔德1/3的土地位于峰区国家公园内,且城市位于南约克郡和西约克郡划定的大绿环内,城市绿地面积达61%,也就是说城市周边没有可建设用地,控量提质的城市更新成为必然。

  其实早在1988年,专门负责城市更新的谢菲尔德开发公司(SDC)就已成立,当时主要以市郊工业区复兴为主。

  例如曾经的工业区下唐谷地区,紧邻M1高速公路,进行了大规模的地产开发,建设新住宅区以及大型购物中心麦都豪尔购物中心,该商业开业第一年就吸引了1980万游客。

  在购物需求涌向郊区的同时,城市中心却走向衰落,大量商业倒闭。在2004年英国零售目的地排行中,麦都豪尔购物中心位居第20位,而谢菲尔德市中心排名第35位。

  2000年后,谢菲尔德城市更新公司Sheffield one成立,专门负责市中心的再开发,兑现城市新品牌价值,引导新资本的进入。城市更新公司针对城市核心区和外围区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更新的策略。

  核心区更新以小项目高密度的方式推进,2004至2016年的12年间,共计有17个更新项目。除了建筑立面更新,更多的是以广场、街区、公园,以及温室、美术馆等公共活动空间为主。

  更新虽然是零散进行的,但更新完成后他们共同构成了市中心的「黄金路线(Gold Route)」,这不仅是市民的休闲线路,也成为吸引游客来到市中心的旅游目的地。

  二是,休憩空间多样化,聚集人气。路线上的项目设计各有不同,但高可达性是共性,沿线设置了从设计感爆棚到回归自然,从适合聚会到一个人独处等等,形式多样的休憩设施。

  此外,公共空间加强灯光设计,丰富市民夜生活,延长民众在核心区的活动时间。

  再比如建于1879年的波特兰工厂,曾被称为不锈钢餐具制造的发源地,现在被改造为手工艺、小型制造聚集区,为制造业「自由职业者」提供了生存平台。

  波特兰工厂还定期举办交流、集市活动,吸引居民、企业参与,促进制造业的传播。

  有了城市的新名片、城区的新环境、城中的新产业,谢菲尔德入选英国「最佳营商环境」前十名,城市人口不仅停止了负增长,而且实现了13%的正增长(2001-2019年)。

  城市文化产业区的「辉煌」是短暂的。随着谢菲尔德人口不断流失,文化产业区的人才和企业大量外流,区域发展举步维艰,除了酒吧业外,文化带来的经济效益无从谈起。

  说白了,文化产业区是在去「产业园化」,增加「社区功能」,增强职住一体属性,把产业区变为生活区,这样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企业。

  2001年,政府、企业联合谢菲尔德大学,成立先进制造研究中心(AMCR,占地0.6平方公里),该研究中心更确切地说是集研发、制造、人才培养为CQ9电子 CQ9传奇电子一体,专门解决「工业所需关键技术问题」的园区。

  也就是,企业根据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点题」(包括材料及工艺),研究中心承接该环节的制造「订单」,然后组建产学研的联合团队解决问题。

  研究中心不仅联合多个国际型研究组织,还与100多个工业企业形成合作机制,包括波音、劳斯莱斯、英国航空系统(BAE Systems)、空中客车等巨头。

  创新区的制造业,涵盖先进材料、先进工程、数字化制造、创新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企业总数超过300家。创新区还专门设立了中小企业孵化器,主要以为制造企业提供工业设计、数字技术、软件开发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主。

  谢菲尔德以人促产阶段,不只是为了完全转型服务业,还要保持制造业的竞争力,用均衡发展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