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定制家具生产能力已经全球领先,软体家具无论产量还是消费量也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龙头欧派家居、敏华控股也早在2018年携手跨入百亿收入俱乐部;在流通端也有华耐、惠泉等强势的经销巨头;而在零售市场,更有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这种大marketplace。根据红星美凯龙招股书公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家居建材65%的销售还是走直接2C的零售渠道。考虑进入连锁卖场动辄2-3倍的加价率,对比日本等以2B渠道为主的行业生态,这个数万亿市场的流通环节还有巨大的优化空间。
相比其他消费品生产制造-流通-履约服务的成熟链条分工,房后领域的装修环节既包含了一部分工厂的生产制造属性,还承担了很多产品的流通和履约服务职能。在中国完成内装工业化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装修环节无疑会是整个房后市场重要的一环,考虑到中国目前依然很低的设计师渗透率,装修作为买房后经历的第一个环节,对于其他家居建材销售,还有很强的流量入口价值。除了装修和家居建材两部分玩家自身的发展和博弈,房源端的属性也会很大程度影响装修和家居建材市场的生态。一线城市二手房/存量为主的市场和三四线及更下沉城市新房主导的市场就有着很大的差异。而随着新房市场精装交付政策的不断落地,原来占市场主流的毛坯房份额也在不断被其他类型房源蚕食;房开商、公寓运营方、二手房中介等诸多玩家,在经过了规模野蛮增长的阶段后,也在借力信息化,把触手不断伸向装修以及家居建材流通,提高单客户ARPU。
作为房后链条的重要一环,装修行业却几乎是整个行业链条上最分散的存在。这种大行业小公司的特性和餐饮很像:如果拆分现在装修行业玩家的职责,主要有营销设计、项目管理和施工交付三部分职能。在现在装修行业的生态里,工长/工头身兼项目经理、客服、工程管理、甚至销售等多项职能,无论在不同装修公司被冠以什么称呼,工长这一角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产业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员。而凭借高交付质量带来众多回头客的优质工长和小装修公司,长期都会是装修市场的重要玩家。而在另一方面,随着业务规模的增长,对工长、工人的精细化管理的反规模重力也是所有大装修公司都必须要突破的天花板。但在标准化家装、批量精装和工装领域,业务特性导致公司管理半径本身就会比传统家装公司大,管理问题的反规模拉力相对较弱,收入的理论天花板也会更高。而随着BIM等信息化产品的应用,装修行业的管理半径也在扩大。
相比欧美这种独栋建筑为主的住宅类型,同样高人口密度的日本Apartment占比相对较高,对中国市场的发展也相对更有借鉴意义:
和中国市场相比,日本市场整体的部品化、装配化程度更高。而对于不同品类的部品,本身品类工业化程度就更高,流通和落地服务在品牌商/渠道主导的体系内也已经非常高效。部品提供商体系完成了中国装修公司职能中最重管理的施工交付环节。
而在房源端,日本的房地产开发商和二手房中介经过多年发展后也已经很成熟,新房基本都是精装交付,部分存量住宅翻新也会找地产物业公司;二手房也都会有二手房中介重新装修完成后才挂到市场上销售。除了这部分没有设计营销需求的房源,对于业主主导的装修,日本还是世界上室内设计渗透率最高的国家,有专业公司完成设计营销职能。
而对于中国装修公司仅存的项目管理(PM)职能。由于部品的工业化程度较高,现场施工很少,项目管理的难度大大降低,基本是由营销、设计端玩家“顺便”完成的。相比中国业主自己承担部分项目PM角色后“基本都成为装修专家”的现象,日本业主只用等工期结束后拿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无疑是更好的体验。
相比起发达国家房后市场长周期下逐步而缓慢演进的过程,中国的房后市场是在短时间内有多股力量和变化同时在角力:
近年,各类家具建材的经销商尤其是在卖场渠道开店的经销商都在感慨生意难做了。诚然,房地产不景气是一方面因素,但另一方面,地产商、装修公司都在建材家居的流量上游建起了一道道的大坝。随着精装房、租赁等趋势的渗透不断提高,各类有房源流量的玩家不断向房后各个品类渗透;装修等前导环节也把触手逐渐向后续环节的渗透,房后市场掉到2C零售公海的流量也在逐步减少。
和流量供给端的变化在同步发生的,还有需求侧业主对一站式购买诉求的不断增强。行业主流从传统的只负责施工的清包模式逐步变成的业主只决策主材的半包模式;而从2014年爱空间在北京开始做整装套餐至今,5年时间内北京装修市场的全包整装套餐渗透率已经达到了30%。传统的房后领域,设计、装修施工、主材、定制、软装、家具等环节都是不同且相对独立的决策点,长流程决策中,不同品类都有单独获客、售卖的空间,随着消费者决策点的减少,异业合作/整装套餐占比也会逐步增加。近年不同品类的上市公司接连提出全品类的大家居战略,也是一种变相的“一站式采购”体验。在“一站式采购”下,家居建材行业的营销价值会变弱,但优质供应链/产能的整合者,尤其可以完成好终端履约交付的渠道,都会有长期价值。高效的物流等基础设施提供商也会在行业发展中有一席之地。
中国房后装修赛道的整体装配化比例依然较低,现场湿作业的占比仍居高不下。一方面,整体装配式内装解决方案的公司在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类似集成吊顶、定制家具等装配化发展较快的部品也在逐步脱离现场作业进行工业化,比全屋装配化更早完成部品装配化。随着中国内装工业化的不断完善,中国的产业分工也会更向日本现状靠近。
装配式装修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舶来品,上世纪50年代,日本开启装配式住宅探索的时候,中国就引入了这个概念,后来的五十年间,改革开放大潮中大量的农民工抢了装配式装修的风头,装配式装修在中国的进程一度停滞,而与此同时,在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国,装配式装修却逐步发展并获得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在瑞典新建住宅占比高达80%),相关产业也进入了成熟阶段。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工业产值目前位居世界第一,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素质提高的同时,中国农民工的数量却是在逐年递减。根据2019年的两会数据,中国农民工的数量在2010年到2018年八年间减少了85%,并且每年还在以2800万左右的速度递减,劳动力的大幅减少,受到最大冲击的自然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就比如装修行业。传统装修一直是一个重人力的行业,重度依赖装修工人的个人手艺,但客观事实是工人越来越少。于是曾经被冷落的装配式装修又被装修行业重新重视了起来,因为它给出了一个装修行业人力减少的解决方案:不重人力,重工业的进行装修。
简单来讲,装配式装修是将传统现场施工的模块通过工厂智能化、机械化、系统化生产,经过进一步打磨处理之后,将成品搬到现场进行组装,这样就极大的减少了人力,在现场安装环节只需要对工人简单培训既可以顺利开展装配,对人的要求比起传统装修降低了很多,任何一个人只要简单培训即可完成整个安装流程。同时现场作业环境较湿法作业无噪音、无灰尘、无污染,未来再改造时也能做到非暴力拆除,回收再利用。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样的作业环境脱离了年轻一代所讨厌的老一辈工人农业社会的劳作味道,彻底进入工业社会的工作氛围,让工作更体面,不再灰头土脸。
当然,装配式装修在人力减少的环境压力下进入市场后,优点也被大幅凸显了出来,节水90%、工期缩短80%、能耗降低70%、工费降低60%,节约交付成本、时间,这些优点反过来也成为了装配式装修后来被推行的动力。因为契合了国家绿色发展的目标,从2016年起,政府就通过一系列政策推动装配式装修在我国的发展,在相关政策中明确指出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比例将达到15%以上,2025年这个比例将力争达到30%。
2018年中国总GDP为90万亿,其中装修行业占比6.7%,产值规模6.2万亿,以装修主体来分又分为公装3万亿,家装3.2万亿,可见家装市场规模之大。而相较于工装客户订单规模化、品质一致化的要求来讲,家装客户一千个家就要有一千种样子,工期可以长一点,但品质不可以马虎,对装配式装修的渗透就提出了艰难的考验。
所幸的是国家又提出了精装房计划。目前我国精装修房占新房装修市场的比例约20%,未来还会不断提升——建筑业“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2020年城镇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达到30%。精装修房占比不断提升,就意味着房地产开发商会越来越成为装修行业的核心客户,如此一来,这部分家装领域的C端市场很大部分就变成了B端。
另外那部分的家装市场,包含一部分的新房装修以及越来越成为家装市场主体的存量房翻新,而随着时代观念的进步,在这部分市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选择整装的方式进行装修,这样资源会进一步集中到装修公司,但难题就是装修公司要如何让消费者接受装配式装修呢?
曾经有过一个关于家装的调查,调查结果发现消费者们对于装修结果关心的程度远胜过过程。消费者对于整个装修过程其实只是希望了解简单的三个问题:我的家装出来什么效果?装修的质量怎么样?装下来要多少钱?至于什么样的工艺装出来的房子与其它工艺有什么不同,消费者们并不关心。
观察消费者的三个问题,再比照装配式装修流程,就会发现单独的一个环节是解答不了消费者三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的,需要理顺、走通完整个装配式装修的流程后才能真的回答消费者的问题,而也只有回答了消费者关心的问题,装配式装修才会真正有可能大量走进家装市场。
一直以来,装修行业里大家都相对独立,信息不互通、互相间不信任,沟通的成本非常大,一个企业一做就做成了超人,样样都要自己做,这样一来做不大,二来难以技术升级,缺少累积的多样数据。大家基本都是处在一种森林法则下,造成了行业低端、杂乱的各种现象。而BIM的出现让整个行业的信息互通从技术上得到了简化。
在建筑、装修历史当中,最早人们是趴在一张纸上进行手工绘图,协作效率非常低,80年代后随着数字化的赋能,行业开启了2D数字化制图的时代,可以实现文件复制,多人传阅修改。后来有了3D技术,实现了真实世界的立体映射,而相较于2D,3D更易于理解不需要专业人士翻译,协作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BIM则是在之前3D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完整、更全面的数字信息,使得无论是甲方、设计师还是施工人员都能够理解所看到的图,并且可以实现看到一个局部就能理解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如此一来,似乎通过一张BIM图跑通这个装修流程已经快要变成现实了。
比企业们走得更快的是国家,早在2003年政府就出台了相关政策推行BIM技术。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末,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中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等,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应用BIM的项目率要达到90%。高校专业也新增了BIM技术课程,人社部也拟发布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这样的新职业。
当行业的信息能够真正互通的时候,必然的结果就是标准化、工业化以及产业协同,由此各个节点都将得以加速、升级。
接下来让我们回到文章一开始的那个疑问,装配式装修年是否会迎来爆发?答案既是肯定的YES,也是当然的NO。说YES是因为在工装市场,装配式装修已然起飞,工期短、极致性价比成为了它天然的可复制优势,在未来五年内装配式装修的市场占有率大概率会极速提高。而说NO的原因则是在家装领域,面对多样化消费者需求,破局产业协同成为了装配式装修发展的拦路虎,而数字化的发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关键因素。
事实上,这不是高瓴资本第一次下注装修企业,在其千亿投资版图中,围绕地产、建筑装饰、家居装修SaaS领域参与投资布局多家企业,包括地产生态领域的“明源云”、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广联达”、全空间云设计软件企业“酷家乐”,对于秒象科技的投资,将进一步完成对于装配式内装软件的布局。至此,在装修领域各个赛道中都有极力扶持的选手,按照高瓴绝妙的投资眼光来看,此次投资的秒象科技将极有可能成为装配式装修行业领头羊。
目前,整个产业的关注重点开始从手工业向工业化过渡,大家似乎都对工业化赋予了较高的期待值,或许这将会是整个产业的发展形态和走向规模化的新解法,也是资本关注这个行业的投资热点。在装配式内装新赛道里,工业化进程加速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很多过去不曾看到的选手,如今慢慢浮出水面,悄悄发力装配式内装领域,但是在装配式软件领域,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大玩家。而秒象科技凭借资深的行业背景和专业的技术优势,运用信息化提升运营及交付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整个产业的效率水平上了一个台阶,这也是真正吸引资本的地方。
秒象科技于2020年5月注册成立,是国内领先的装配式内装软件提供商。本着推动装配式内装行业发展的强烈使命感,帮助传统装修向装配式装修转型,以及推动装配式企业快速迎合市场,提升效益。
旗下产品——秒象软件,由装配式产业第一线团队研发设计,是国内装配式行业首套集在线设计、智慧制造与现场交付一体化的全链路服务系统平台,为装配式行业提供设计、拆单、生产、交付、工人安装等场景一体化解决方案。
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却有着非常清晰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从创立之始,一直坚持作为装配式内装软件提供商的角色,打造行业标准化Sass软件,解决行业核心痛点。本着这样的信心和决心,秒象科技围绕数字化装配系统不断打磨和完善,做出了符合市场期望的产品。一经诞生便收获了不少忠实用户,已与超过30家主流建筑及材料企业展开战略合作,以出色的服务水平得到了业内的高度认可。
高瓴资本对装配式内装软件的入局押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资本视角下的产业新机遇,也是在为行业的新趋势投票。未来,秒象科技在资本的加持下将走向如何,是否可以成为行业领头羊,我们拭目以待。
秒象科技,专注大家居产业装配式数智化升级,聚焦空间计算、全息光场等人机交互关键前沿技术,自研装配式内装设计BIM软件,运用实时三维图形渲染、实时三维资源动态调度等技术提升软件计算效能,融合了海量部品部件模型进行超大规模三维预训练,形成装配式体系AIaaS应用服务,打造在线设计拆单、渲染出图、制造管理、项目管控协同、一键派工等装配式生态全链路解决方案,通过“数字设计+数源流通+数据赋能”,推动全产业装配化标准体系建设,带动大家居行业向数智化转型跃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CQ9电子 CQ9传奇CQ9电子 CQ9传奇CQ9电子 CQ9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