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中国如何发CQ9电子 CQ9传奇挥钢铁产业优势来反制美国及美元

2022-09-03 阅读次数:

  被美媒与公知们贬为产能过剩、高污染与所谓低技术含量的中国钢铁业,纯属美媒与国内公知对我们洗脑,使中方在中国优势产业即钢铁出口上缺乏大幅提价的底气与勇气,只敢以略高于成本的低价出口,赚点微薄的血汗钱。中方真得学学彭总那种不畏强敌、“敢”字当先的精神,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提价时就应敢于提价。

  8月30日,乌有之乡发表的“经济博弈的本质:抢占稀缺资源,控制定价,而不在积攒废纸”一文(注:以下把本文简称为“经济博弈的本质”)是篇好文章,如果再结合中国某个优势产业来佐证此文观点,把此文宏观论述与中国某个优势产业结合起来,堪称完美,无可辩驳

  被西方媒体与公知贬为产能过剩、高污染与所谓低技术含量的中国钢铁业,实际上已成为“经济博弈的本质”一文所说“稀缺资源”,中国钢铁业现状非常完美的印证了“经济博弈的本质”一文主要观点,中国强大的钢铁产业必将成为中美博弈的一个重要领域。套用“经济博弈的本质”一文标题提法,在中美博弈中,中方必须抢占“稀缺(钢铁)资源,控制(钢铁)定价”,靠充分发挥中国钢铁产业竞争优势来反制美国。

  2021年11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联合制作的六集大型工业纪录片《钢铁脊梁》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该片通过讲述中国钢铁的精彩故事,记录了中国钢铁业短短几十年时间,完成了人类钢铁工业史上从未有过的跨越,铸就中国由弱到强的基石。新中国成立时,人均钢产量不够打一把菜刀。今天,中国的粗钢产量已经连续25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钢材累计出口量6689.5万吨,同比增长24.6%。从超强“海工钢”到高强“汽车钢”,从高端“核电钢”到“高温合金”“钛合金”钢铁力量,托举起一个强大中国,这背后是一个个从零起步、从无到有的跨越。尽管如此,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强大竞争优势与在大国博弈中的重要作用,即使学界与智库精英也是认识不够,存在着贬低倾向,这是完全错误的,本文结合俄乌战争与“经济博弈的本质”一文主要观点想谈点自己看法。

  俄乌战争之前,由于美国官方、美媒与公知洗脑,很多人认为北约与乌方靠着以美国导弹为代表的所谓高科技武器的优势,一定能取得最终胜利。但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用芯片制导的美国高科技导弹虽然先进,命中精度高,但造价高昂,只适用于针对俄军坦克、飞机、军舰等高价值的点状目标,但对俄军在旷野地带与众多大中小城市所构筑的坚固工事,如果要用导弹催毁,那再多导弹也不够用。高价导弹的巨大开销足以令北约军费不堪重负,且先进复杂导弹生产速度又慢,美国与北约盟国的库存导弹正被迅速清空。

  而对俄军来说,转折点来了。虽说俄军坦克、飞机、军舰等高价值被美国导弹击毁一部份,但对俄军实力损伤有限。俄军继承前苏联的大炮兵主义与从前苏联的钢铁工业底子,充分发挥炮弹构造简单、低成本、大批量生产的优势,用海量炮弹不分昼夜炮轰乌军阵地与以瓦解乌军抵抗意志,这与二战末,苏军用数万门大炮不分昼夜炮轰柏林有类似之处。在俄乌炮兵大战中,乌军越来越吃不消,美国能援助的导弹越来越少,在美国芯片导弹与俄国钢铁炮弹的大对决中,俄军已开始占据上风,胜利只是早晚的是。

  美国在阿富汗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过度迷信高精度导弹作用,美军发现使用价值几十万的一枚高精度导弹击中山区某个帐蓬,就算炸死若干个“”也并不意味着胜利,因为的人命不值钱,美军用高成本的高科技导弹去交换不值钱的人命,让美国军费不堪重负,纯属赔本买卖。按美军相关研究,从作战费效比计算,看似低技术的普通炮弹对人员杀伤效果超过导弹十倍以上。

  乌克兰国土面积为60万平方公里,是欧洲面积仅次俄国的第二大国,不难想像在如此广阔的黑土地上,俄乌两军大范围决战,虽说俄国芯片产业落后,但俄军高密度、饱和式炮击效果远甚于低密度导弹袭击,这就是看似不起眼的俄国钢铁产业巨大威力。而美国衰落的钢铁业注定无法为乌克兰提供足够炮弹,美国所提供的数量有限导弹也无法扭转其败局。

  在乌克兰,前苏联按照煤铁一体化布局的思路,大型钢铁厂主要布局在盛产煤炭乌东地区,但随着俄军占领与控制乌东大部份地区,马里乌波尔等乌东地区大型钢铁厂与钢铁生产所必需的产煤区实际上也被俄军控制。可以预计的是,留在俄控区的钢铁厂将脱离乌克兰的控制,要么成为俄钢铁业一部份;要么被战争彻底摧毁而难以恢复。这意味着乌克兰再无足够的钢铁来生产足够的炮弹,只能天天承受俄军高密度炮击,其败局已无法挽回。

  在过度追求绿色环保的欧盟国家看来,像钢铁这种高能耗、高污染产品,与其自己生产,不如依赖从俄乌大量进口,但俄乌战争使欧盟今后已不可能从乌克兰大量进口钢铁,况且乌克兰战后重建也需要大量钢铁,即使能从俄进口则要被迫支付卢布,俄肯定会大幅涨价。

  过去,俄罗斯与乌克兰都靠着前苏联留下的家底,一直是欧洲钢铁生产大国,产自乌克兰钢铁约占欧洲钢铁进口量的十分之一,产自乌克兰钢铁来源中断,将使欧洲大陆本已紧张的市场更加吃紧,并推动钢铁价格在去年价格暴涨后再创新高。截止2022年4月底,欧洲螺纹钢成本已经飙升至每吨1140欧元的创纪录水平,较2019年底上涨150%。同时热轧卷材的价格也已创下每吨约1400欧元的历史新高,比疫情大流行前增加了近250%。现在行业担心,在需求放缓之前,钢价或将大幅上涨,甚至可能会再上涨40%至每吨2000欧元左右。

  欧盟为弥补钢铁需求缺口,自我扩大钢铁产能也不可能。因为钢铁业不仅是耗煤大户,也是耗电大户,由于欧盟过度追求绿色能源,对天然气发电依赖程度高,因俄乌战争所导致天然气价格飙升所带来的电价飞涨与焦煤(也称冶金煤)价格飞涨,使欧盟各大钢铁厂陷入成本高企与被迫减产的困境中。欧盟连维持现有钢铁产能都做不到,更不用说扩能。从中国进口钢铁必将成为欧盟一个重要新选项。

  回顾历史,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参战,美国之所以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转型成为罗斯福总统所说的“民主国家兵工厂”,其前提是美国参战前因数年经济不景气所关停闲置的大量过剩产能成了美国潜在优势,有了这些过剩产能重新开启才能迅速向军工方向转产,如没有这些现成过剩产能,一切从头开始,美国那能转产这么快?别的不说,仅新建厂房就需要不少时间。

  同样,新冠疫情暴发后,如果中国事先没有疫苗等抗疫物资与居家生活用品的所谓过剩产能的“储备”,就很难在短期内通过产能迅速扩张来满足全国与全世界的需要,更不可能成为全世界抗疫物资与居家生活用品最大生产基地。截止到2021年底,中国新冠疫苗接种超30亿份,这引发国外多家媒体关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表示,中国“惊人的”接种活动规模和速度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如果中方在抗疫中没有疫苗等所谓过剩产能“储备”,怎么可能在很短时间生产出30亿份疫苗。看来带有贬意的过剩产能也要辨证的来看,有利也有弊,不应全盘否定与一棒子打死。

  在疫情冲击之下,各国为了尽快恢复经济,纷纷重视起基础设施建设,加上美国滥发美元,促使钢材需求量大幅上涨,从而导致出现世界性“钢铁荒”与疯狂涨价,美国也不例外。2021年7月初,美国《财富》杂志网站题为“钢铁价格已经翻番”文章列举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3月以来,美国钢铁价格已飙升215%,其中,热轧钢的基准价格一度攀升至每吨1825美元,约合人民币近12000元,而在疫情之前,这一交易价格是在每吨500至800美元之间,价格翻了一番还要多。到了2022年,美国钢铁价格继续大幅上涨。在2022年3月份时,美国中西部的普通钢和优质钢价格分别上涨了135美元/吨和187.50美元/吨;4月份的初步迹象显示,普通钢的价格将上涨50-100美元/吨,优质钢的价格将上涨100-200美元/吨。

  于是许多美国钢铁用户纷纷呼吁拜登总统取消特朗普政府时期制定的对中国钢铁产品的高关税以扩大进口。如果美国取消或大幅降低对中国钢铁产品进口关税,中方是否应借机扩大对美钢铁出口?非也!

  中方必须清醒认识到美国这次“钢铁荒”决不是偶发性暴涨与短周期“钢铁荒”,而是否极泰来的长周期大转势。从人口来看,人口数量与人口总量增长是决定一国钢铁需求总量一个很重要因素。美国人口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2亿多暴增到现在3亿多,增长50%以上,加之合法与非法移民仍继续大量涌入以及美国自身较高人口出生率,美国人口较高增长态势仍在持续。

  某些公知出于其不可告人目的,总爱拿中美之间人均指标进行比较,其实某些人均指标中国已超过美国,如高铁、地铁、5G等人均指标已超越美国,一个典型是中美之间人均钢铁指标对比。如从人口角度进行中美钢铁产量对比,2021年中国年产钢铁(粗钢)10.65亿吨,即平均每亿人拥有0.76亿吨钢铁产量,而2021年,拥有3亿多人口的美国年产钢铁(粗钢)仅0.86亿吨,即美国平均每亿人仅拥有0.28亿钢铁产量,仅相当于中国三分之一多点。

  除人口外,GDP总量与钢铁需求总量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2021年中国GDP总量相当于美国77%,而2021年美国钢铁总产量却仅为中国8%,这也太低,低得有些不正常。从时间上来看,美国钢铁产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现在近五十年时间,一直维持在年产1亿吨(粗钢)上下波动,这个低迷周期也太长了。

  俄国经济学家康得拉季耶夫对英、法、美等国从1780年到1920年的 140年经济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西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着40-60年的周期运动 (亦称经济长波)。按他的经济长波理论,自2021开始,美国钢铁需求与产能已结束了长达近五十年低迷期,开始进入一个至少十年的产销两旺的长波景气周期,拜登推行的1.2万亿美元大基建计划与美国房价飞涨更是助推了这个长波景气周期,所以美国“钢铁荒”与价格暴涨是必然的。但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美国钢铁业,完全没有做好迎接此轮钢铁业长波景气周期的思想准备。如从国外大量进口钢铁来应对美国目前的“钢铁荒”也不现实,因为本轮“钢铁荒”是世界性,连拥有强大产能的中国也一度钢铁价格飞涨,国际市场钢铁价格涨幅至少比国内高出一倍以上。中国是全球最大钢铁产地,如果中国选择调整钢铁出口量,减少对外出口钢铁,这也意味着美国等多个国家钢铁紧缺的情况会更加严峻。

  在美国与世界“钢铁荒”大背景下,美国钢铁业能否像二战时大肆扩充军工产能那样来迅速扩充美国钢铁产能?否!

  过去,美国政客与精英的如意算盘是,钢铁业是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产业,中国严重过剩的钢铁产能将使美国在相当长时间内以低廉价格购买,与其自己费力生产高耗能、高污染与低利润的钢铁产品,倒不如从中国进口,以确保美国空气是香甜的,美国政客与精英对中国钢铁产能过剩与高耗能、高污染一直是冷嘲热讽态度。

  总之,美国政客与精英是把钢铁业技术含量与劳动密集消费品技术含量混为一谈,对中国钢铁业的优势采取蔑视的态度。CQ9电子 CQ9传奇可一旦中国压缩钢铁产能与限制出口,美国马上发现不仅是自己,自己的三大盟友也是世界钢铁主要生产钢日、韩、德想扩充钢铁产能也困难重重。如果说美国减少中国制造的劳动密集消费品还可以相对容易找到其它替代生产国如越南、印度等,但钢铁业决无可能,自己的三大盟友日、韩、德齐闹钢铁荒,本国钢铁需求尚未满足,又怎么向美国大幅增加出口?中国钢铁业扩充产能却比较容易,这恰是中国钢铁业竞争优势的体现。美国扩能不易表明钢铁业决非国内某些人所认为的低端制造,即使貌似技术含量不高的普通钢铁产品也并不是类似劳动密集消费品那样的低端制造,起码是中端制造,技术含量最高的特殊钢应属高端制造,而重型冶金装备则属顶级制造,因为全世界仅中、日、德三国具有这种顶级制造制能力,美国都不具有,垄断程度很高,称其为高科技产业也并不过分,我们先看下中方为何能一直迅速扩张钢铁产能。

  钢铁产能扩张难在何处?曾任宝钢副总经理,原成都市市长葛红林曾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涌现了一批具有冶金工作背景的省长和市长。1999年甚至出现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的市长都来自钢铁界。重要原因是:大型钢铁企业是让人见识,让人锻炼的地方,那里既是一个工厂,更是一个社会,拥有码头船队,铁路站和机车、变电站和发电厂,焦化厂和制氧厂污水处理厂等等。

  他说得一点不错,凡去过大型钢铁厂的人都有这样一个体会,一个大型钢铁厂就是一个大型钢铁城堡,其典型代表是位于马里乌波尔市的亚速钢铁厂不仅是乌克兰最大的钢铁厂,也是欧洲最大钢铁厂之一,数据显示,亚速钢铁厂2021年生产粗钢434万吨,生铁产量为380万吨。在2020年,该厂46%的产品出口至欧盟。亚速钢铁厂厂区面积多达11平方公里,厂内拥有上百座车间和厂房,厂区里各种庞大重型冶金设备和坚固钢筋混凝设施纵横交错,构成一个坚固庞大的钢铁城堡。俄乌战争中,乌军亚速营残部在此凭险固守,拒不投降,俄军围攻近两个月仍未完全占领,普京不得己在4月21日宣布采取围而不攻策略以减少伤亡。

  与亚速钢铁厂类似的是,一个大型钢铁厂各种重型冶金设备体量、构造与复杂程度令人叹为观止,其技术含量很高,国内仅有中国一重、二重等几家企业能制造,这些超长超宽超高超重的巨无霸重型冶金设备,是极限制造的代表,从下订单到交货要二三年甚至更长时间。

  不仅如此,这些重型冶金设备不同于普通工业设备,不是今天买来拉进厂房,明天就能投产。钢铁业是典型的连续生产的流程工业,需要把各种重型设备与诸多配套设备按流程进行复杂与高难度的土建安装,最终建成一个钢铁城堡才能投产,国内只有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具备相应能力。

  中国钢铁产能迅速扩张的基建主力军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其前身是计划经济时期冶金部所属从一冶(第一冶金建设公司)到二十三冶共二十三家冶金基建企业,号称二十万基建大军,他们是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开拓者和建设者,先后承担了宝钢、鞍钢、武钢、攀钢等国家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建设任务,为中国冶金工业的发展立下了卓越功勋,后重组为中国冶金科工集团。2019年,中国冶金科工集团位居世界500强榜单的第33位。这是全世界唯一的全产业链冶金基建企业,具备年产上千万吨超大型钢铁企业从勘查、设计、制造到土建安装全产业链承包能力。

  如进行类比,新建钢铁厂或进行钢铁厂扩能技术改造,类似于建设核电站,不仅要把各种核电设备制造出来,还得通过复杂的土建安装才能建成核电站,核电站土建安装时间往往不少于设备制造时间。自建设秦山核电站起,中国核电建设持续近四十年,这才保证核电技术与人才不断档,技术经验不断积累,才能确保中国核电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无独有偶,美国在本世纪初因成本、环保等因素,而放弃对稀土的开采、分离与制造,改由主要从中国进口。在如今中美竞争态势下,美国为摆脱对中国依赖,想重新建立稀土产业,但由于人才与技术的断档而困难重重,即使不惜成本地砸钱也没有用,因为高薪也招不到技术人才来干。这两个正反两方面例子表明,现代工业技术的复杂性决定其技术与人才培养薪火相传的重要性,一旦长时间中断,再想重新进入则难上加难,美国再工业化之所以困难重重也就在于此。

  中国钢铁业与中国核电、稀土产业有类似之此。改革开放后,中国钢铁业一直在不断扩充产能,新钢厂建设与老钢厂扩能技术改造一直持续不断,虽然也带来产能过剩老问题,但技术与人才不断档决定了中国钢铁业既能马上迅速扩充产能,也能马上启用曾经封存的过剩产能,将其转化为有效供给产能,这就能使中国钢铁业在世界性“钢铁荒”与钢价飞涨居于有利地位

  再看美国钢铁业,美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就已经将钢铁产业视为夕阳产业,美国对其不投入,不研究,甚至高校冶金专业招生规模也急剧萎缩,这令美国钢铁业头疼不已,美国钢铁业一再呼吁美国政府为钢铁业的重振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

  从美国钢铁产能来看,由于工业空心化与中低端制造大量向外转移,美国工业对钢铁产品需求一直不振,故美国钢铁产能一直在一亿吨左右波动,有近五十年时间没有大规模扩充钢铁产能与新建钢铁厂,其生产设备大都陈旧不堪。美国现在想扩充钢铁产能不仅缺资金,更重要的是长达近五十年扩充产能断档期,导致美国钢铁业技术与人才断档现象严重,有经验的工程师与技术工人大都退休或转行,剩下的是以五十岁以上高龄技术人才为主,年轻人不愿进入。美国钢铁业严重缺乏工程师与熟练技术工人,缺乏重型冶金设备的制造能力,更没有类似中国冶金科工集团那样能快速扩充钢铁产能的基建企业,所以美国钢铁业即使有资金也难以大幅扩充产能。这有点类似美国德州陈旧不堪的电力设施,多年没有改造升级,正常情况尚可应付,但遇到2021年2月零下20多度超级寒流与2021年盛夏40度左右超高温,其电网马上崩溃。

  依据美国经济总量、人口、康氏长波理论及与中国的对比数据,美国钢铁产量至少要增产到1.5亿吨,方能有效抑制“钢铁荒”与价格暴涨。再进一步,美国钢铁产量要能有效满足钢铁长波景气期的巨大需求,美国钢铁产量至少要增产到2亿吨左右。参照近五十年来美国钢铁年产量在1亿吨左右波动的数据,1亿吨左右很可能是美国钢铁业今后几年难以冲破的产能上限。2021年美国年产钢铁(粗钢)仅8600万吨,其储备的可在短期内开启的空置产能顶多不过0.15亿吨左右,也就是说美国老迈的钢铁业即使能在2022年把产能提升到1亿吨左右上限,那基本上就到难以逾越的“天花板”,至少还有高达0.5亿吨左右巨大需求缺口无法弥补。如此一来,拥有全世界最大产能的中国钢铁业也将因祸得福,主导全世界钢铁产业发展与价格涨跌。正如2021年5月27日,世界钢铁协会主席、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在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大会上明确表示:世界钢铁工业进入中国时代。

  如果把美国“芯片荒”与“钢铁荒”相比较,芯片毕竟是美国高度重视的优势产业,从国外引进与“收割”了大量高端技术人才,只要美国加大投资力度,并联手韩国、台湾到美国投资建厂,美国“芯片荒”预计在2023年大幅缓解问题不大。但美国钢铁业则是典型的弱势产业,美国又忽视引进与培养相关技术人才,难以大幅扩充产能。如今全世界仅有中国具备大幅扩充钢铁产能与向美国大量供货的能力,离了中国美国就玩不转。美国作为一个对钢铁有巨量需求的国家,不大可能靠从产能相对有限,也是同样扩产不易的盟国(如韩日德等)大幅增加进口来满足其需求,更何况俄乌战争加剧了世界范围的“钢铁荒”与进口难度。可以预计,美国的“钢铁荒”在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无法缓解,其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远超过想象,应该不亚于如今的芯片短缺。

  钢铁作为用量最大且不可替代的最重要工业基础原材料,日本人称其为“工业粮食”,“钢粮”暴涨意味着其对美国通膨的全面助推与传导作用丝毫不亚于石油暴涨,如今美国正陷于钢铁与石油同时暴涨的两面夹击之中,且无法摆脱。中方不妨借机反制美国,让其雪上加霜,更加难过。

  8月30日,乌有之乡发表的“经济博弈的本质”是篇好文章,因篇幅所限,笔者只从此文中引用五段能反映该作者主要观点的原文(黑体字),并结合中国钢铁业优势进行分析,读者可举一反三,再进一步对比分析。

  1958年所谓“”实质是钢铁产量“”,当时提法是“以钢为纲”,全民大炼钢铁,实现钢铁产量一年内翻翻目标。随之而来的是1959年庐山会议,因彭老总上“”批判“”某些问题而被免职,紧接而来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也与之前全民大炼钢铁存在密切关联。也就是说当年为优先发展钢铁产业,中国不仅付出巨大经济代价,还间接付出巨大生命代价,可以说当年新中国为优先发展钢铁产业,可谓不惜一切代价。环顾世界,除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优先发展重工业外苏联能这样做外(间接导致饿死乌克兰数百万人),也只有中国能做到。这也很好印证了“经济博弈的本质”一段论述:“中国从1978年到现在,光是为了完善自己的物流体系以及背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多少天量的资金,多少人力,付出多少代价,这还是中国人如此勤劳,如此守纪律性而且拥有着如此特殊的土地制度之上的一个结果”。

  什么是稀缺?千万别被西方经济学洗脑,不能把稀缺仅局限于物质上的稀缺,实际上精神上富足才是最有价值的,精神上富足可以在相当程度弥观物质上的稀缺,但物质上的稀缺决不能弥补精神上稀缺与萎迷不振,可以说精神上短缺比物质上的稀缺更致命。当年朝鲜战场上美军拥有重装备与火力的绝对优势,为什么最终失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铁多气少”,但英勇志愿军能打败美军,靠得却是“铁少气多”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西方经济学那套建立在看似高大上的推理、数据、模型之上的所谓经济人假设,所谓的利己的逐利主义,或许很适用于靠战争、掠夺、海盗起家的西方人,但西方经济学所谓的经济人假设与对稀缺定义的一大缺陷,恰是没有把民族精神这一致关重要因素考虑在内。铁人王进喜有句名言:宁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如果铁人是所谓利己主义,那他追求的也是国家利益,用所谓经济人假设根本无法解释铁人勇跳泥浆池的壮举。

  当年,以石油、钢铁为代表的新中国工业,都是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从物质上是稀缺的,但民族精神是富足,如果既算政治帐,又算经济帐,以中华民族富足的精神来弥补当时中国一穷二白物质基础,恐怕当时中国真的不稀缺,新中国才能快速建立起以石油与钢铁为代表的工业体系。苏联援助再重要也是外因,而不是内因,外因也必须通过内因的主动能动性才能发挥有效作用,对苏联援助应予肯定,但不宜夸大。

  冷战时期,在美苏激烈对抗的大背景下,美国上下不敢忪懈,始终保持一种向上的精神状态,用个中国说法是当时美国举国上下充满“精气神”。当时美国军工厂的工人为了应对苏联的威胁而赶工,甚至愿意在一定时间内无偿加班,当时波音高管平均收入仅比普通员工平均收入高十多倍,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苏联解体不仅使美国失去一个头号大敌而松懈下来,而且导致其民族精神的大衰退。美国衰落实质是美国民族精神的大衰退,而且这种民族精神大衰退完全是因美国内政外交一系严重错误造成的。从解铃还须系铃人角度分析,美国已无法阻止美国民族精神衰落。如今美国把中国树为头号战略竟争对手,实际上也是头号敌人,让中国扮演冷战时苏联的角色,想借此提振美国人“精气神”,纯属白日做梦。

  如今美国与中国对比,美国不缺西方经济学所看重的资金与物质条件,但就是缺冷战时期那种向上“精气神”。如今美国的“用工荒”表明“躺平”之风在美国盛行,干钢铁等制造业很苦很累,美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显然吃不了这个苦,即使开出高工资也不会有多少人愿干,台积电、英特尔的芯片工厂在美国招工难也是一个典型。类似于朝鲜战场上“铁多气少”美军,难道靠“钱多气少”与精神萎迷的美国人来重振美国钢铁业吗?这决定了1亿吨左右很可能是美国钢铁业今后几年难以冲破的产能上限,美国必将长期处于钢铁产能的短缺之中。美国固然可以从盟国进口,但盟国钢铁产能提升也面临一大堆难题,过去欧盟靠俄廉价天然气来冶炼钢铁,如今天然气暴涨N倍,改用传统煤碳一样价格暴涨,且不少欧盟钢铁厂技术路线只适用天然气,不少欧盟钢铁厂因此停产,即使勉强生产,成本与售价也相应提升N倍,美国用得起码?

  “欧美的统治阶级不是不想彻底地摆脱中国的供应链,他们想,只是他们做不到。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办法在短期之内重新找到一处有着十几亿人口,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有着发达的物流设施和熟练的劳动生产力的国家。抱歉,这个这个星球上真的已经不存在再多一个这样的国家了。

  一个印证此观点典型事例是,在美国官方强令与中国经济脱钩的大背景下,苹果要求富士康在印度投资建厂,想让印度取代中国,随后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富士康被不靠谱的印度坑了,为完成新一代苹果代工生产,富士康不得不把代工重点重新转向中国,在郑州等地富士康又开始大规模的加薪招工了。

  虽然我通篇讲的是俄罗斯,但是我其实想表达的是,跟天然气比起来,大规模的物流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构、以及庞大的熟练劳动人口所带来的独一无二的工业生产体系,其实是一种比天然气更加不可代替的稀缺资源。

  毫无疑问,钢铁产业技术含量比富士康代工高很多,全世界也只有中国才能建立起“经济博弈的本质”一文所强调的这种在全世界都堪称独一无二的钢铁生产体系,既然堪称独一无二,独家经营,不是稀缺又是什么?物以稀为贵吗!就算中国钢铁稀缺程度比不上俄天然气,但也算是稀缺产能。

  那些被美媒、公知与西方经济学洗脑的“砖家”会辩称,国内一些钢铁厂开始了停工减产与降价销售,这明明是产能过剩吗!那来什么钢铁稀缺?这其实又是西方经济学一大漏洞,即忽视稀缺的相对性。最典型是由于俄天然气对欧盟出口大减导致其库存暴满与产量大幅削减及国内降价销售,但谁能说俄天然气过剩??所谓俄气过剩也相对的,仅局限于俄国国内,而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可再生的天然气仍是宝贵的稀缺资源,这就不难解释俄气价格暴涨与欧盟满世界找气以替代俄气,其结果是不仅数量上无法替代俄气,价格还更高。其实中国钢铁业与如今俄气类似,国内或许存在一定过剩,但放眼世界却是典型的稀缺(或短缺)产业。

  所以我们决不能偏听偏信美媒、公知所骗造的中国钢铁业是过剩产业、低技术产业、高污染产业的说法,那只是美国贬低中国钢铁业一派慌言。按日本人说法,钢铁是工业的粮食,美国及西方盟国自己生产不出足够的“钢粮”,就用谎言洗脑那些崇洋的某些国人并尽可能压低中国钢铁出口价格,在仅让中国钢铁业仅赚点辛苦血汗钱同时,自己却从中赚大钱,我们决不能让美国人这个阴谋得逞。

  正如“经济博弈的本质”一文所说:我们必须有一个全民的共识,就是不要轻贱了自己,觉得我们拥有的只是血汗工厂以及中低端的工业生产能力,这一套说辞都是欧美为了压低我们商品的价值而给我们刻意编造的洗脑话术。

  “经济博弈的本质”一文还提出:这两年我们成功地应对了疫情,但是,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并没有觉得活得更好,为什么?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成功地将世界范围内本来稀缺的东西,卖出合理的价钱。本该是全世界除中国以外的其它国家,特别是欧美社会来承担通胀比现在高几倍的飙升,来承担工业制成品和生活必须物品的大量短缺,但是却没有。我觉得真的到了合适的时候,去认真考虑怎么样像俄罗斯重新为天然气定价一样来重新调整我们国家所拥有的稀缺资源的定价,来苦一苦欧美的人民,减轻一下我们自己人民身上的负担了。

  笔者建议要把“世界范围内本来稀缺的东西,卖出合理的价钱”落在实出,中方可先从稀缺的钢铁业出口管控入手,要么不卖,要么卖出相对高价,如欧美觉得中方出口价高,爱找谁找谁!你想买中方还不乐意卖。CQ9电子 CQ9传奇

  最后要强调一下,当年朝鲜战场上“铁多气少”的美军,美军的“铁”多到什么程度?美国仗着自己钢铁产量的压倒性优势,美八军司令范弗里特是按当时美军标准弹药量的五倍标准来对志愿军阵地狂轰滥炸,范弗里特扬言“美利坚有的是炮弹”。而“铁少气多”的志愿军战士是靠自己的血肉之躯与大无畏英雄气概来与美军作战。而如今中、美十比一的钢铁产量意味中国能以十倍标准来教训美军,这才是最令美国胆寒的。所以强大的中国钢铁业也是威摄美国、保卫国家安全的强大产业力量,这种作用同样是无法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体现出来。美媒与公知大肆贬低中国钢铁业,一个别有用心目的是打压中国国防实力与军工产业,对此要高度警惕。

  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中,毛主席曾说过,你丢你的,我甩我的手榴弹。主席这番话给我们启示是大国博弈应扬长避短,美国虽可以靠芯片产业的技术优势来打压中国,但中国也可靠钢铁产业优势来反制难以扩充钢铁产能美国,使其蒙受巨大的直接与间接损失。套用“经济博弈的本质”一文标题提法,在中美博弈中,中方必须“抢占稀缺(钢铁)资源,控制(钢铁)定价”,靠充分发挥中国钢铁产业优势来反制美国。

  中方的做法是以实现碳中和、碳达峰为理由,无论美国是否取消对中国钢铁产品的高关税,中方均对出口美国的钢铁产品,一方面在取消所有钢铁产品出口退税同时,征收高比例出口关税,另一方面大幅减少出口量。美国对中国依赖程度越高的钢铁品种,征收出口关税比例越高,出口量减少幅度越大。对中方好处是,一是对内可抑制钢铁过量出口来平抑国内钢铁涨价,间接缓解国内通膨。二是对外可把澳洲铁矿石暴涨对中国造成损失转嫁给美国。三是通过中国出口钢铁产品大涨以助推美国通涨,把通膨反向输入美国,加剧美国从住房到各类消费品的全面大涨,让美国尽情品尝滥发美元的滋味,让美国自己割自己菲菜,让美国底层民众生存更加艰难,激化美国的社会矛盾与社会乱象,让美国政府穷于应付国内问题以少找中国麻烦。

  另外,由于美国一直对中国钢铁产品征收特朗普政府制定的高关税,于是不少韩企低价从中国进口钢材,稍加工后再大幅加价卖给美国,靠当“二道贩子”倒买倒卖而大发横财。所以大幅提高钢铁出口关税应包括这些国家,使其无空子可钻。或不论出口国别,干脆一刀切,以统一标准来大幅提高所有钢铁产品出口关税。

  中国以高关税来限制钢铁产品出口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国内钢铁产能过剩,加大钢铁企业压力,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对此应怎么看?普京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

  8月31日,是俄气公司对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进行预定检修的日子,此次检修将持续到9月2日,在此期间俄气公司将完全停止通过北溪1号向德国供应天然气。消息一出,俄气股价一度上涨31%,创下2008年9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与此同时,俄方一个出其不意的举动再次让欧洲各国感到扎心。

  据外媒报道,俄罗斯靠近芬兰边境的波托瓦亚液化天然气厂正在燃起熊熊大火,远看就像一只高耸的火炬,在几十公里之外依然能够看得见,原来,这是俄罗斯正在燃烧开采出的天然气。据称这里每天会燃烧约434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差不多价值1000万美元,被外媒称为“普京火炬”,“普京火炬”顶端的大火,正成为俄罗斯与欧洲能源战新的象征。

  “普京火炬”可谓意味深长,但国内媒体与专家对“普京火炬”解读不够全面,没有从俄气廉价与稀缺的角度进行解读。

  欧盟倡导的所谓绿色能源实质是用俄国廉价天然气来取代煤碳、核能,欧盟发电大都靠俄气。不仅如此,天然气还是一种高效清洁的重要化工原料,德国化工原料近一半来自天然气。俄乌战争与俄少供、停供天然气后,欧盟马下陷入经济滑坡、物价暴涨、欧元暴跌与社会混乱之中。普京与俄国精英们这才清醒过来,搞了半天,欧盟经济发达与高水准生活在相当程度上是建立在俄国廉价天然气基础上。也就是说,普京已清醒认识到欧盟经济己被俄国廉价天然气深度“绑架”,欧盟在全世界很难找到俄气的替代方,欧盟靠它国替代一小部份可以,且替代成本高昂,全部替代决无可能。明明相对欧盟来说是非常稀缺且不可替代的俄天然气,用个夸张说法是过去被俄国卖了个“白菜价”,让欧盟占了大便宜。欧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在俄乌冲突中支持美乌,这让普京忍无可忍,不仅要强推卢布结算令,稀缺的俄气只准欧盟用卢布买,而不是用滥印成灾的美元、欧元来买。而且还把俄气售价提高N倍,以体现俄气的稀缺性,让稀缺俄气重回高价值属性。

  “普京火炬”就是要警告欧盟,不接受卢布结算令与高价俄气,那就宁肯烧掉一部份也不低价卖给欧盟,你们欧洲人就准备在即将到来的寒冬中瑟瑟发料吧!可以预计的是,火光冲天的“普京火炬”必使欧洲人陷入冬季“无气可用”的恐慌之中,可以预计的是,最终较量结果是,在入冬之前,普京必将成为最终赢家。

  中方通过对出口美国的钢铁产品征收高比例出口关税方式来大幅提价出口,如同欧盟难以接受俄气大幅提价,高傲的美国客户也很难接受中国钢铁出口大幅提价,那中方不妨借鉴普京做法,既然钢铁产业是中国优势且是世界上稀(短)缺的产业,美国及盟国又无法大幅扩充自己钢铁产能,如同欧盟在天然气上只能最终有求于俄气那样,钢铁出口提价的中动权属中方。中方在与美国较量中,要有必胜的信心、恒心、决心,不退让,不降价(或仅少幅降价),必要时坚持数年,让美国用户从习惯于买中国的廉价钢铁产品,到逐步习惯于买相对高价的中国钢铁产品,这如同一些欧盟国家己开始逐步接受高价俄气一样,中方不是做不到,而在于必须坚持不懈。

  不同于普通钢铁产品,对钢铁业重型冶金设备及配套核心大部件应通过部份甚至全部禁止出口美国及盟国,而不是通过出口高关税来限制其出口,因为重型冶金设备及大部件制造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少有的优势产业,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仅有三个国家能制造,且国外的产能也非常有限。

  例如鞍钢联手国内中国一重、二重等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克服了诸多技术挑战,于2009年7月建成投产的5500mm宽厚板轧机,是目前世界最大规格的宽厚板轧机。由轧机连同其40余台配套设备组成,零部件总数达10万多个。仅生产厂房就长1116米,宽近100米,面积达11万平方米,当于15个足球场。轧机占地长200米、宽35米,高近20米,其机架高15.2米、宽4.67米,厚2.3米,重412吨,居亚洲之最。轧机支承辊最大直径达到2400mm,重达250吨,整台轧机总重超过3000吨。由于体积庞大、精度要求高、制造难度极大,许多部件的重量尺寸都达到了机械制造的极限,被誉为世界“轧机之王”。

  5500mm宽厚板轧机所用原料板坯每块就重达250吨,是普通中型轧机板坯重量的5倍以上;用如此“大块头”板坯轧制出的钢板当然是既宽又厚,故称之为宽厚板,其厚度最大可达400mm,是普通轧机的4倍以上;钢板宽度是普通中型轧机的2倍以上,其轧制出的宽厚板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其用途非常广泛,例如可用做航母、大型战舰的船用钢板与装甲防护钢板,如今中国建造航母及大型民航所需宽厚板大都出自这台“轧机之王”。

  在中国鞍钢“轧机之王”的“刺激”下,2012年,韩国现代公司打算自主制造5000mm宽厚板轧机,这5000mm宽厚板轧机是韩国的“轧机之王”,其作用类似中国鞍钢的“轧机之王”。但韩国的“轧机之王”一个叫轧机机架的重要部件,韩国无法制造。于是请求中国二重为其制造。

  中国二重是全世界极少数具备重型冶金装备及大部件极限制造能力的企业。具备一次性冶炼900吨级钢水,浇注700 吨级钢锭,制造500吨级铸钢件和400吨级锻钢件的极限制造能力。经过艰巨努力,中国二重成功制造出韩国无法自产的轧机机架,仅制造这个轧机机架一次性所用钢水总量高达741吨。请注意这仅是韩国5000mm宽厚板轧机的一个关键件大部件即轧机机架,但没有这个轧机机架,韩国宽厚板轧机就无法装机投产并生产出韩国造船业所急需宽厚钢板,那又如何确保韩国造船业竞争力?而造船业不仅是韩国的强项,而且是中国造船业的主要竟争对手。所以这个轧机机架重要性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类似多米诺骨牌的连锁效应,中方为韩方制造这个轧机机架,仅是赚了点小钱,就是以间接与隐形方式助推韩国造船业竞争力提高,这堪称只算小帐不算大帐的极端错误行为。

  此例表明,从维持中国钢铁业整体竞争优势的角度讲,应暂时禁止向美国及盟国出口重型冶金装备及核心大部件,即使美国客户转向德、日采购,就算能签下订单,其交货周期要长得多,成本高得多。如中方禁止出口就能对外产生类似芯片的卡脖子之效,我们也要尝下对外卡脖子的滋味。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第五集提到,在志愿军第一次高级将领会议上,彭总掷地有声的说:说实话,我彭德怀没有多大本事,确实是廖化做先锋,但是笨人是有笨法子,打仗啊!第一条看什么?那就是你敢不敢打!所以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不怕强敌,敢打敢拚,那就没什么好怕!

  彭总的胆量与气魄令人感叹,难怪主席称赞其“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总不畏强敌、“敢”字当先的精神对如今的中美博弈与较量仍有借鉴价值。只有学习彭总不畏强敌、“敢”字当先的精神,坚决破除对美元(实则“伪金”)的过度迷信与崇拜,才能坚定不移的推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才能敢于对中国优势产业(如钢铁)大幅提高出口售价。

  今年3月24日,普京宣布对“不友好”国家出口天然气用卢布结算,导致卢布对欧元汇率与欧盟能源、粮食价格暴涨,随后,卢布对美元汇率不仅收复战前全部“失地”,甚至比战前还高,成为今年上半年升值幅度最大的强势货币。

  俄国金融反击战告诉全世界,过去很多国人认为美元是硬通货,还把美元称之为“美金”,CQ9电子 CQ9传奇把美元等同于黄金。而无情现实告之我们,美元不是美金,而是“伪金”,说穿了就是一张纸。能源、粮食才是绝对硬通货,俄国之所以能以一己之力单挑以美国为首的30多个北约国家,就是因为俄国掌握了这个世界比黄金还硬得多的超级硬通货即能源、粮食。任何人每天正常生活,可以没有黄金及美元,但一天也离不开能源、粮食。家中有(低价)电与天然气,锅中有粮才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在战争与自然灾害的非常时期,不能吃穿的黄金都会大幅贬值,更别说无限量滥印的美元。

  面对普京的强势反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仅是无可奈何,且制裁的反噬效应使西方国家蒙受巨大损失,这又使建立在美元基础上的美国金融霸权受到严重冲击。无论俄乌战争结局如何,都意味着美国金融霸权的逐步瓦解与单极世界的终结,美元正以盛极而衰方式从峰巅向下滑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超级硬通货即能源、粮食支撑下,卢布与能源、粮食持续上涨,极大增强俄国综合国力与对世界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讲,所谓,美元是“美金”的慌谬说法,纯属美国与国内公知对我们洗脑。所以真的没有必要高看美元,更没有必要对其过度崇拜为“美金”。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之所以缓慢,主要是央行与银监会高层过度迷信与崇拜美元,一直视之为“美金”,无视卢布已率先突破美元围堵的成功先例,现在还错误以为人民币要打破美元的封锁与围堵非常之难,一直未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上采取多少实质性措施。

  美元与人民币国际化较量从实质上是两国经济实力的较量,正如8月19日,央行原行长戴相龙所说“美国经济实力很难支撑原来美元的地位”。反过来说,目前中国经济实力足以有力支撑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实事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直不能令人满意,不是中国经济实力不够,而是央行与银监会高层从思想根源上缺乏彭总那种不畏强敌、“敢”字当先的精神,只要央行与银监会高层破除对美元是所谓“美金”迷信,学习彭总,以俄为师,坚定信心,按笔者发表在8月24日乌有之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三国策”一文所主张那样,以一国一策来稳定有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必将收获满满。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这样,推动中国出口产品不断提价也是如此,即使不是全面的大幅提高中国出口产品售价,但可以俄为师,效法普京,大幅提高中国优势产业与稀缺产品的出口价格,即使不能一步提价到位,总可以逐步提价。

  被美媒与公知们贬为产能过剩、高污染与所谓低技术含量的中国钢铁业,纯属美媒与国内公知对我们洗脑,使中方在中国优势产业即钢铁出口上缺乏大幅提价的底气与勇气,只敢以略高于成本的低价出口,赚点微薄的血汗钱。中方真得学学彭总那种不畏强敌、“敢”字当先的精神,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提价时就应敢于提价。

  另外,出口产品全面提价是个系统工程,相关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统筹安排解决与逐一解决。如笔者在8月14日乌有之乡“必须从失男(民)心者失天下的高度来严打严防西方渣男对中国年轻女性的骗色玩弄劣行”一文中提到,“白玩”丑闻严重影响中国出口产品定价,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