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CQ9电子 CQ9传奇为什么中华民国的重工业比清朝还落后?

2022-09-02 阅读次数:

  即便是一堆回答里反复念经的钢铁产量方面,排除掉被日本控制的汉冶萍钢铁厂(逮清的汉冶萍在盛宣怀时代基本就是给日本做粗加工的产业,产权和矿山普遍抵押给了日方,很难说还是中国的产业),不管是钢铁产业的上下游链条还是钢铁产量,民国都超过逮清了。而化工产业、机械加工、车床制造、发电机制造、电动机制造这些方面逮清就更不可能超过民国了。

  影响中华民国工业水平排名降低的最直接因素有两个,其一民国面临的工业体系比逮清面对的体系复杂得多,建设难度飞速飙升(能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也就那几个帝国主义国家)。而和清朝相比,民国的经济基础并没有显著变化。

  其二是一战导致大量新兴欧洲国家建立,这些从欧洲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中独立的国家譬如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等等,因为继承了独立前的工业体系,这些小国在独立后普遍在工业实力上比逮清和民国强……

  1928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出台了“划分国家收入地方收入标准案”,把农业税、营业税等税赋全都划到地方去了,中央只保留了关税、盐税、统税、厘金等大宗税收。[1]也就是说老蒋把难以征收的、不好管理的税种全都丢给了地方,把容易征收的、收入比较高的税种全都掐在了自己手里。这样一方面能讨地方实权派的欢心,另一方面又能在相对付出精力较少的情况下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而同一时间民国又取得了关税自主的天大胜利,关税打着滚地翻了上来——1928年中国关税收入仅为1.3亿元,到了1931年,就飙升到了3.8亿元,这之后关税收入长期保持在3亿元以上,相比之下1933年田赋才8千多万,在抗战爆发前,老蒋的中央政府财政收入能够占到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70%以上,对地方实力派拥有绝对的压倒性财政优势,同时老蒋还能发公债,还有不走财政收支的供自己肆意支配的中国农民银行之收入,所以……

  更倒霉的是当时正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一战刚刚打完,所以新的科学技术层出不穷,老技术说不定哪天就落伍了。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又爆发了大危机,大家都在变着花样的给自家的产品找销路——那么我鼓励进口的话,自己能收到高额关税,能拿去买最新科技之洋枪洋炮,为啥一定要自己发展重工业呢?

  这就为什么中国的工业资本增长速率从1920到1936年始终保持了10%上下的高速增长[2],但重工业却几乎原地踏步的主要原因——民族资本都发展轻工业去了,谁要发展回报周期长的重工业啊?从1920年到1933年,中国的消费品工业从3.3亿元发展到了约10亿元;而生产资料工业则从2.3亿元发展到了3.9亿元,两者之间的差距是越来越大,而老蒋觉得这还不够:万一有人硬是想不开,不赚钱也要发展重工业怎么办?老子还得再上个保险!

  于是1930年国民政府将工商部和农矿部合并为实业部,进行了宏大庞大硕大远大的实业建设计划,南京国民政府连续颁发《关于建设之方针案》与《实业建设程序案》,规定:

  然后实业部上马,开干!大干几年取得了一些非常亮眼的成绩包括搞了个酒精厂,在上海整了个渔业公司(整完之后跟原来搞渔业的人打起来了,最后请青帮头子杜月笙紧急调停),整合了全国的油料生产(桐油是中国的传统出口项目,整合完毕之后马上就能来钱)然后……没啥了。

  真正意义上回报周期很长的重工业,成果几乎没有。这个实业部的工作效率之低简直匪夷所思,我给你举个例子了:1927年二届五中全会上大伙提出要搞个中央钢铁厂为国防工业添砖加瓦,蒋介石对这事非常重视,曾经让宋子文、孔祥熙、陈仪等人专门会商协调,结果各方互相倾轧争执不休前后扯皮扯了七年,连堵墙都没建起来,硬是把这事给折腾黄了!我就问你服不服……

  所以一方面是老蒋啥啥都要管,私人发展重工业困难重重,另一方面是国府效率极其低下,屁都干不成,然后这边还舒舒服服地吃着关税,买着洋枪洋炮,一点自力更生的动力都没有——这要是能发展起来就有鬼了。顺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外国列强还时不时的要来横插一杠子:你们猜当时中国重工业搞得最好的是什么人?

  1936年除东北外的全国工矿业中,外国资本高达78.4%;要是算上东北,那就更吓人了——单铁矿这一项,1936年全国就有99.2%的产量是处于日资控制之下的。由于南京政府实在太怂,所以你会在中国境内看到种种不可思议之奇怪景象,比如说:

  占全国关税收入1/3左右的东北海关,是处于日本人控制之下的。远在内地的大冶铁矿是被日本人控制的,从1931年至1937年,向日本提供了铁矿石两百七十多万吨。1933年统筹重工业规划之实业部表示:

  这是啥?这是被别人骑着脖子拉痢疾,还得张嘴接着的节奏,就这种政府,你指望它发展重工业?拿啥发展啊……

  CQ9电子 CQ9传奇

  吴承明:《近代中国资本集成和工农业与交通运输业总产值的估计》,《吴承明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郑会欣.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与贸易研究(1937—1945) [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武汉大学经济系.旧中国汉冶萍公司与日本关系史料选辑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民国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工业发展的至暗时刻。因为当时中国实业家不仅要面对西方资本家的围追堵截、暗中操作,甚至还要与本国政府对峙。

  一支卖洋碱的队伍边走边摇铃吆喝,引来不少百姓围观购买,不多时几担洋碱便见了底。

  队伍的首领是英国人李立德(E.S.Little),他是早年来华的传教士,同时兼任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Brunner Mond Ltd.)中国区负责人。

  李立德采取「信福音者买一送一」的方式进行售卖,不出数年,使卜内门洋碱行销大江南北,垄断了中国市场。

  洋碱销路好是有道理的,当时中国只能生产土碱,因其多产于张家口一带,也叫「口碱」。

  土碱的制作工艺极其原始,把天然碱土放进锅里熬成水,滤去泥沙,等溶液重新凝结成块就成了,碱块中往往含有大量杂质,甚至达不到当时西方国家喂牲畜的标准。

  而卜内门公司生产的洋碱是标准工业制成品,碳酸钠含量超过 99%,结晶均匀,色泽如雪,对土碱可谓降维打击。

  洋碱的碾压性优势来自于西方工业革命,1861 年,比利时化学家欧内斯特·索尔维(Ernest Solvay)发明用氨水制碱的方法,史称索尔维法。这种方法成本低廉,产品纯度高,很快得以大规模应用。

  英国卜内门公司、美国杜邦公司与德国法本公司并称十九世纪化工业三巨头,它们组成垄断联盟,联手瓜分全球市场。

  中国是卜内门公司的势力范围,依靠垄断优势,卜内门攫取大量财富,白花花的洋碱流进来,白花花的银子流出去,英国人赚得盆满钵满,李立德乐得合不拢嘴。

  就在索尔维发明制碱法的前一年,英法联军抢掠焚烧圆明园。次年咸丰皇帝驾崩,慈禧夺权,开启老佛爷四十七年的统治生涯。

  此后的历史令每个中国人刻骨难忘,战败、割地、赔款……洋务运动重金打造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中国人第一次现代化尝试遭受重挫。

  说回到碱,纯碱号称「工业之母」,是极重要的工业原料,离开纯碱,肥皂、玻璃、印染、纸张……数不清的行业注定无法发展。

  随着近代工业萌兴,碱成为死死卡在中国人脖子上的一道锁链。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中国要想走向工业化,必须打破洋人垄断,自主造出高纯度碱!

  说来简单,做起来谈何容易,在民生凋敝的旧中国,没钱,没技术,没人才,道道门坎高得令人绝望。

  民国初年,一位葛姓实业家在山东创办鲁丰制碱厂,想与洋碱掰手腕,因为技术差距太大,很快败下阵来。

  创业失败不丢人,失败的战士远胜完美的苍蝇,可耻的是某些同胞的嘴脸,他们落井下石,对先行者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

  有人说,中国人就该老老实实织布种地,用丝绸茶叶换洋碱,谁也不吃亏,这叫现代化分工。

  还有人阴阳怪气地说,将来世界大同,造不如买,人家洋碱质量好价格公道,大火轮运进来,要多少有多少,干嘛非得自讨苦吃?!

  说这种话的人,要么是天真的傻子,要么是跟在英商后拣剩饭的买办。在列强主导的丛林体系里,哪有什么公平分工?弱国只能沦为强国的倾销地,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

  战争前夕,清朝靠出口茶叶丝绸挣银元,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列强用坚船利炮叩开国门后,煤油、肥皂、洋火、洋布……大量制品涌入中国,疯狂收割财富。

  1856 年,中国对外贸易从入超转为出超,此后清政府的贸易逆差逐年扩大,走出一条陡峭的曲线。

  1919 年,时任美国驻华商务参赞安立德(Julean Arnold)统计了当时中国出口欧美的 16 种大宗物品,分别为猪鬃、贝壳、牛肉、狗皮、鸡蛋、鱼类、羽毛、野禽、野兽、人头发、火腿、皮革、兽角、马匹、小肠、象牙。

  在任何贸易模式中,掌握稀缺性的一方永远占据上风,农产品原材料到处可得,工业品则必须仰仗西方国家供应。

  列强利用剪刀差肆意操纵市场,把中国牢牢锁在原料输出国的角色上,洋商呼风唤雨日进斗金,中国人终日辛劳,却只能在赤贫线上挣扎求生。

  公平吗?当然不公平,可这就是真实世界的运行逻辑,直到今天依然没变,只不过从洋油、洋碱,变成精密芯片、核心工业软件等新剪刀罢了。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货运渠道受阻,卜内门公司立刻宣布存货涨价,碱价几天内翻了数番。穷人重新吃回黄泥巴一样的土碱,刚建好的工厂断了原料,不得不关门停工。

  一战结束后卜内门洋碱卷土重来,销量比以前更好,李立德已经懒得摇铃铛了,他得意洋洋地向总部汇报:上帝的福音和洋碱依旧可以占领中国,我看不到任何改变的迹象。

  然而就在此时,在天津塘沽的盐碱滩上,一个瘦削的身影迎风独立,他向大海发出誓言:中华同胞多努力,立志造出中国碱!

  这位中国人名叫范旭东,几年前他刚解决了中国人盐的问题,现在,他又把目光投向市场更广阔、对工业影响更大的纯碱上。

  范旭东 1883 年出生于湖南湘阴,受维新思想影响,他早年留学东洋,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就读化学专业,立志实业救国。

  范旭东(1883-1945 年),原名范源让,字明俊,后改名范锐,字旭东

  1911 年,辛亥革命的炮声传入东瀛,已留日十年的范旭东欣喜若狂,当即携新婚妻子整装出发。

  1914 年,范旭东排除万难,主持创建中国第一家现代化工企业——久大精盐公司,久大生产的海王星牌精盐质优价廉,很快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

  此刻范旭东非常清楚,造碱不比造盐,现代化碱厂对工业基础水平要求极高,索尔维制碱法的秘密死死攥在欧美巨头手里,造碱注定是一场极其艰难的荆棘之路。

  但中国人别无选择,如果把现代工业比喻成一座城堡,碱就是守城大门,不通过这道关卡,搞工业建设无异于痴人说梦。

  范旭东像将军一样反复筹算,他想起两千年前的楚汉相争,楚霸王项羽自恃武艺高强,亲自冲锋陷阵,兵败身死留下千秋遗恨。刘邦擅长任用人才,尽管数度濒临绝境,却总能转危为安,最终成就大业。

  可他举目四望,祖国大地满目疮痍,通晓现代化学工业的人才寥若晨星,去哪里寻找同道呢?

  正当他为人才发愁时,1917 年初冬,一位来自苏州的年轻人敲开范家大门,正是为制碱事业而来。

  此人名叫陈调甫,几年前,当地一家汽水厂老板苦于洋碱供应不稳定,给陈调甫投资一笔钱,委托他研发现代制碱工艺。经过不懈努力,陈调甫掌握了不少索尔维法的要领,可就在试验即将取得突破时,经费花光了。

  纯碱制备是大工业项目,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汽水厂老板无力支撑。陈凋甫舍不得项目夭折,他走出实验室,四处拜访有实力的投资人,其中包括大实业家张謇。

  张謇没有出资,不过他推荐了范旭东。于是陈调甫与范旭东,一南一北,中国最有志于造碱的两个人相遇了。这场相遇看似机缘巧合,实则是无数热血志士以身报国大背景下的历史必然。

  「咱们都是做事的人,我就不客套了,请问陈先生的制碱研究进展如何?」范旭东开门见山。

  「范先生,索尔维制碱法原理不难,难在具体生产流程,洋人一直严格保密,不过通过这几年反复尝试,我们取得一些进展。」说到技术陈调甫马上有底了,他从皮包里取出笔记,纸上密密麻麻记载着实验数据,「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资金和实验环境……」

  「不必担心,包在范某身上。」范旭东大手一挥,「如果陈先生愿意,即日起便可入职久大精盐公司,负责制碱实验室工作,缺什么直接和我说,我们共同想办法解决。」

  这就是范旭东的办事风格,他一眼看出陈调甫的研究方向对路,正是自己需要的人才。陈调甫火速就职,范旭东把实验室设在自家后院,他要时刻了解工作进度。

  只要陈调甫提出条件,范旭东毫不犹豫照办,所有设备精确按图制作。提供碳酸气体的石灰窑高高竖起,反应釜和管道一件件安好,至于制碱所用的原料粗盐,盐厂马上送来几大车。

  三个月过去了,范家院里热闹非凡,这天是腊月二十八,实验设备迎来首次开炉,闻知消息的各路记者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CQ9电子 CQ9传奇

  雪白的碱末出现在众人眼前,尽管只有区区 9000 克样品,它的意义重大,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利用索尔维法造出工业纯碱。

  人群陷入沸腾,掌声经久不息,实验成功的快讯像雪片一样飞出,成为街头巷议的新鲜事儿。

  灯笼照红大年夜,范家这几天门庭若市,大老板、银行家、议员纷至沓来,他们可不是来拜年的,自主制碱试验成功无疑是个巨大的风口,谁都知道发财的机会来了,猪抢对位置也能飞上天!

  对这些贵客范旭东笑脸相迎,他倒不是见钱眼开,数年来艰辛办厂早已让范旭东脱掉书生意气,在那个一家的时代,想干点事业必须有大佬充当保护伞,否则寸步难行。

  举个例子,张作霖手下的军阀李景林曾经把范旭东「请」进军营,张口索要二十万大洋,最后盐厂出了八万元,不少政界名流出面说情才把人保下来。

  军阀混战的年代,自强自立振兴民族是说给老百姓听的,想让大佬们出力帮忙,必须把他们和碱厂的利益绑在一块儿,每年丰厚的分红就是硬道理。

  连日来范旭东沉浸在兴奋的忙碌中,他一边忙着会见各路神仙,调和利益纠葛,一边筹划碱厂建设事宜。

  新工厂选址在天津塘沽,此地面朝渤海背靠铁路,海陆交通便利。塘沽本地盛产粗盐,一百多里外的唐山有煤矿,再往东不远的滦县产石灰石,是办碱厂的绝佳位置。

  范旭东为工厂取名「永利」,他希冀在这动荡不安的时代,制碱事业能大吉大利永远顺利。

  在范旭东力主下,永利碱厂章程里写明,股东仅限于中国国籍者,洋人想进来捞钱?对不起,没门儿!

  叮铃铃铃——范旭东案头的电话响起,听筒里传来别扭的中国话,范旭东眉头一皱,是卜内门公司的李立德。

  「恭喜范先生实验成功,不得不说比我想像中快得多呀。」李立德阴阳怪气地问候。

  「哈哈,」李立德干笑几声,「碱当然很重要,不过以中国目前之条件,现在办厂还为时尚早,依我看晚三十年再办也不算迟。」

  「好吧,我不想争论,只是善意提醒,大英政府绝不会坐视卜内门公司利益受损,办碱厂一事还请三思而后行!」

  挂断电话,范旭东紧攒双眉,英国人的阻挠在意料之中,只是不知他们要搞什么把戏?

  范旭东坐等英国人上门交锋,狡猾的李立德却另有打算,他向万里之外的伦敦拍封电报,走出一招釜底抽薪的狠棋。

  与此同时,一些靠卜内门挣钱的华人买办公然恐吓,扬言谁敢断他们的财路,他们就砍谁的脑袋!

  生产碱需要用粗盐做原料,中国不缺粗盐,永利碱厂旁边就是长芦盐场,原料有的是。

  粗盐一担不过几分钱,但加收的盐税比成本高得多。范旭东早考虑过这个问题,他在办厂之初便同政府谈好条件,给予永利三十年免盐税优惠期限。

  财政部盐务署出其不意发来一纸公文,不仅废止此前财政部答应的三十年免盐税条件,还明文规定永利碱厂用盐一律每担纳税二角。

  制一担碱要用两担粗盐,如此算下来,永利每产一担碱,原料成本凭空高出四角,根本无法与洋碱竞争!

  若不是公文上盖着鲜红大印,范旭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马上抄起电话,一番询问后方搞清来龙去脉。

  事情要推回袁世凯主政时期,袁大头曾向英国为首的五国银团借款两千五百万英镑,实付两千一百万,这笔借款年利息 5%,以中国盐税作抵,不足的时候拿关税凑,这个屈辱苛刻的条件为日后埋下伏笔。

  为了监督款项按期偿还,北洋政府同意由英国人担任盐务署下辖机构盐务稽核所的会办,即首席行政长官,名义上盐务稽核所比盐务署低一级,实际上收多少盐税全由稽核所会办说了算,相当于盐务署的太上皇。

  稽核所会办是英国人丁恩爵士(Sir R.M.Dane),当年就是他促成五国银团借款,袁世凯对丁恩感恩戴德,把中国盐税命脉交在他手上。在卜内门公司游说下,英国政府指使丁恩涨税,北洋政府无权干涉,只能干瞪眼。

  祸不单行,试验车间那边也亮起红灯,生产原型机故障频发,工程师团队连轴奋战几个星期,装置始终达不到正常生产标准。

  范旭东召开紧急会议,在会上他态度坚定,开弓没有回头箭,制碱事业不能停。至于对策,范旭东决定兵分两路。

  一路留在国内全力解决盐税问题,盐务稽查所归根到底由财政部统管,范旭东决定动用全部人脉关系猛攻财政部,实在不行就把消息捅到报界,用舆论压力倒逼政府行动。

  另一路去美国考察技术,当时美国大学里拥有世界领先的化学专业,还有几家现代化碱厂,这些工厂远离卜内门的势力范围,或许有合作空间。

  事不宜迟,范旭东马上委托正在美国出差的哥哥范源濂帮忙联系设备制造商,同时派陈调甫到美国取经,他自己则镇守国内,啃最硬的衙门骨头。

  范旭东马不停蹄地拜访各路高官,一遍遍讲述自主制碱对国家的重大意义,简直磨破了嘴皮。经过多方斡旋,英国人终于松口,答应永利投产后可享受一年免税待遇。

  范旭东长出一口气,他激动地拍越洋电报催促同事,快,快把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带回来!

  这一年来陈调甫不敢有半分松懈,他先在大学化学系进修,很快发现课程知识学起来太慢,等米下锅的永利没法坚持那么久。

  那些失败的实验场景始终萦绕在他心头,陈调甫向教授们请教,可老先生们远离生产一线,无法给出明确答案。

  要是能进入美国碱厂,看看人家的解决方案就好了,陈调甫向几家碱厂提出参观申请,回复全一样:No!

  制碱是高度保密行业,别说进厂参观了,连制碱生产线图纸都是,外人休想接触。

  道光二十年(1840)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即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分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的原始积累,为中国近代工矿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同治初年,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僚,开始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举办军用和民用工业,以支撑日趋衰弱的封建统治。

  首批创办的是军用工业,同治四年(1865)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局,制造轮船、枪炮、水雷、火药等,这是清代后期规模最大的军用工业。次年,左宗棠在福州开办福州船政局,内设铁厂和船厂。以后,在天津、西安、兰州、昆明、广州、济南、成都、吉林、北京、杭州、汉阳等地,陆续有十余家军用工业创办,制造枪炮军械。截止光绪二十年(1894),清朝政府在各地共兴办了十九家军用工业,雇佣工人一万余名。

  同治末年起,洋务派官僚在经营军用工业的同时,陆续兴办了轮船、煤矿、冶铁、纺织等民用工业。这些企业的开办,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军用工业对燃料和原材料的需求,一方面是为了获取利润,以补充军用工业的经费不足。同治十一年至光绪二十年,洋务派官僚共举办民用工业二十七家,雇佣工人近三万名,其中有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轮船公司、近代煤矿和机器棉纺织厂,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等。

  光绪二年筹办、光绪七年投产的开平矿务局,是中国当时规模最大的近代煤矿。它的创办,标志着中国采煤业开始从手工作业阶段向机器生产过渡,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该矿自光绪七年从国外引进机械采煤,每人每日可采煤四点五吨,比之手工劳动时期每人每日至多四百到五百斤,有天壤之别。抽水机的使用,克服了长期无法解决的排水问题,改变了土法开采时各煤窑只能挖取头层煤,头层采完,窑即放弃的状况,煤炭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

  在洋务派官僚兴办民用工业的前后,另有一些民间资本,独立创办了一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同治八年起开始使用车床的上海法昌机器厂,是中国较早的一家民族资本企业。该厂原是一家打铁作坊,专为进出上海港的外国商船打制、修配船用零件。同治八年后,用车床加工船用零配件,从手工工场发展为机器工厂。机器缫丝,是民族资本较早涉足的工业部门。它的出现,是受生丝大量出口的推动,最早的创办人是原籍广东南海县的侨商陈启源。同治十一年,陈在家乡创设继昌隆缫丝厂,雇佣工人六百到七百名。该厂开办后,产品优良,行销欧美,获利丰厚,效仿者众。机器棉纺织业,则是民族资本较集中的近代工业。

  至光绪二十年,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约有七十到八十家,它们主要分布在缫丝、棉纺织、面粉、火柴、造纸、印刷、榨油等业。在采矿业方面,这一时期民间资本也投资经营了一些企业,有光绪六年开办的山东峄县煤矿、光绪十一年设立的山东平度金矿等。这些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基本上仍是土法开采,只是在个别生产环节上使用了机器,大多经营困难,境况不佳。

  光绪二十一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竞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输出资本。受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刺激,有识之士纷纷主张“设厂自救”,要求“外货,自保利权”,相继投资近代工矿企业。光绪二十七年后,清朝政府迫于形势,推行“新政”,奖励设厂办矿,多少减轻了封建势力对民间资本兴办近代企业的阻力,也吸引了一些华侨资本回国投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长足的发展。甲午战前,民间资本总额四百七十万余元,约占中国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二,甲午战后,则陡增至八千二百七十七万余元,所占比重跃升至百分之七十七。甲午战后新设的民族资本企业,主要仍集中在轻工业。在四百十六家企业中,纺织部门包括轧花、纺织、织染、缫丝、呢绒、织麻等占一百五十五家,资本额为二千七百三十三万余元,均位居第一;其次是面粉工业三十九家,资本额七百零三万余元;再次是榨油、火柴、卷烟等部门。

  重工业很少,燃料采掘、金属开采冶炼和金属加工三个部门总计也仅三十九家,资本额九百六十三万余元。这些企业的地区分布仍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江浙、两广和两湖三个地区,其中江浙地区共一百四十八家,两广地区七十一家,两湖地区三十二家,三者相加共二百五十一家,占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此外,它们还无法摆脱资金薄弱、规模狭小、技术落后等缺陷。

  表面上看,战争一声炮响让满清政府意识到中国已然落后世界主流一大截。洋务运开办工厂,置办军工产业。到了洋务运动晚期,中国除了可以造机枪之外,甚至还能造军舰,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到了民国时代,中国的工业发展似乎却发生了“倒退”,这难道是真的吗?

  晚清时期的“强大”工业都有啥?了解甲午战争历史的想必对“平远舰”不陌生,这艘军舰在甲午海战中,击中了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松岛号”,一战成名。而它正是中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钢质军舰,也是洋务运动的成果之一。

  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当时的满清政府开办了很多兵工厂,福州船政局正是其中之一。福州船政局从创办到1907年暂时停办,所生产的舰艇经历了木船时期、铁木和构时期、铁船时期、钢船时期,一共建造了40艘舰艇,让我国的造船工业从无到有,甚至已经可以自主建造军舰。

  虽然这时的造船技术还比不上西方先进国家,基本处于仿造阶段,但已经跟上了世界的脚步,不至于被甩得太远。

  而且不光光是在造船工业上,在造上,晚清政府也取得不小的成就。1895年正式运行的汉阳兵工厂,在20世纪初时,就可以做到日产步枪30支,月产大炮8门、枪弹80万发、炮弹7万发。而自开办到清王朝覆灭,汉阳兵工厂制造出了步枪11万余支、枪弹4000万余发、大炮985尊、炮弹98万余发。直至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依然在使用清末时期的“汉阳造”。

  此外,在晚清时期,中国还拥有一个全东亚最大的兵工厂,那就是江南制造总局,这一兵工厂从1865年起就开始运行,并且开始对德式武器的仿制。在1867年时,江南制造总局就可以批量生产毛瑟枪和各式弹药。除了枪炮之外,江南制造总局还涉及了造船业,正是在这里制造出了中国的第一艘自造汽船,并且还首次练出了钢铁。到20世纪初,江南制造总局已经可以做到年产2000支、地雷200枚、子弹9万发。

  可见,在这一时期,中国工业从无到有,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而且不光光是军事工业,在轻工业上面,晚清政府依然取得不小的成果,纺织工业、印刷、造纸、玻璃制造等轻工业相继出现。在辛亥革命爆发前,若单单从仿造武器装备的角度来说,中国并不逊色于日本。

  但在民国时期,中国工业又是什么样的一个景象呢?在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成立,中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腐朽的封建王朝自此成为历史,中国走入了共和时代。但是中国的工业发展并没有因此实现更大的发展,这是因为民国成立之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中国由此进入了军阀割据时期。

  在1912年到1928年这16年的时间里,各地军阀混战,百姓民不聊生,而作为对安稳环境有着严苛要求的工业来说,这无疑是一次致命的打击。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民用工业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而且在极为烧钱的军工业上,民国政府因为没有实力统领地方,因此也收不上赋税,没有经济实力去发展军工业。再加上此时世界上的武器装备制造已经摒弃了碳素钢,而采用合金钢,民国政府根本没有这个实力去制造这一钢材,自然也生产不出大型的军舰。

  这个阶段,中国的军事工业主要靠各地军阀自办而成,例如奉系军阀张作霖所办的沈阳兵工厂,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时,便可制造步兵炮、山炮、重炮、高射炮、步枪、机关枪、引信、炮弹、枪弹、无烟药等等,比汉阳兵工厂产量更多,质量更好。

  与此同时,当时中国的兵工厂不光光只有一家,还有山西阎锡山所筹建的太原兵工厂,它在当时已经可以生产冲锋枪、迫击炮等等重型武器,而且汉阳兵工厂也依然在运行。因此,这一时期的中国军工业虽然没有统一的规划,但是各地军阀为了扩张实力,还是很用心地加以发展。

  等到1928年,军阀割据日渐平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又重新对中国的工业发展做了具体规划,并且聘请了德国的军工专家,为中国的武器制造制定了统一的标准,还将各地的兵工厂收归国有,这才结束了军工混乱的局面,自此全国的工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1935年前后汉阳兵工厂已经开始生产新式步枪,南京兵工厂也具备了生产“马克泌”机枪的能力。此时,中国还初步具备了制造飞机的能力,广东飞机制造厂在1936年前就制造了60多架飞机,其中就有驱逐机、轰炸机。虽然这些飞机并非是完全自主生产,关键零部件还是需要从国外进口,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军工业的进步。

  民国工业真的差吗?那么既然民国时期的军工业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为什么还经常有人说民国工业不如晚清呢?这是因为,很多人只是看到了表面的一层。

  在晚清时期,虽然各地的兵工厂可以制造出当时较为先进的武器,但是也仅仅是制造出来而已,根本没有办法大规模地进行生产,也无法真正的列装部队,质量贼差。而唯一拿得出手的造船业,也是举全国之力才造出来那么几艘。

  而且,很多人并没有区分好民国的阶段性,就直接拿混乱割据时期的民初时代与晚清相比。显然在那个时候,中央政府缺乏足够的统筹能力,各地军阀各行其是,中国的工业发展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像一只无头苍蝇一般,胡乱发展,所以就会给人一种不如晚清时期的感觉。但是实际上,即便军阀割据,中国的军工业依然是在悄然中茁壮成长。

  民国初,继承的是清政府孱弱不堪的军事工业,其根本不能保证正常的国防需要,因此,北洋军阀、国民政府和各地军阀为了争权夺利相继建立了一批军事工业,使中国的军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民国军事工业发展大致分一下几个阶段:

  1.北洋时期(1912-1927年),在这一阶段北洋政府新建了规模很大的巩县兵工厂,扩建了汉阳兵工厂,地方上张作霖建立了全国最大的东三省兵工厂,阎锡山建立了全国第二的山西兵工厂,其他一些军阀也建立了几十个大小不等的兵工厂。

  武器上的发展主要有仿制成功德国马克沁7.9毫米重机枪,法国绍沙8毫米轻机枪,哈乞开斯7.9毫米轻机枪,丹麦麦特森式7.9毫米轻机枪,奥地利守瓦兹洛色式6.8毫米重机枪,日本38式6.5毫米重机枪,美国勃朗宁式1917式7.62毫米重机枪(口径改为7.9毫米,即三十节重机枪),还仿制成功美国汤姆生11.25毫米冲锋枪,法国柏克门式7.65毫米冲锋枪。火炮方面先后仿制成功德国克虏伯29倍75毫米野炮,日本大正6年式18倍75毫米山炮,日本38式31倍75毫米野炮和29倍37毫米平射炮。还生产出包括80毫米、150毫米等一系列口径的迫击炮。

  据不完全统计,北洋政府时期47个兵工厂,从1912年到1927年共生产各种72.52万支,火炮3643门(其中迫击炮2303门),枪弹84646万发、炮弹27.63万发(其中迫击炮弹12.57万发),手榴弹14.32万枚、火炸药154.38万公斤。

  2.国民政府抗战前(1928.6-1937.7),这段时间,中央仅新建了巩县兵工分厂(生产毒气),地方上新建了较大的兵工厂有广东第二兵工厂,21军修械所(川军),但中央的上海兵工厂被迫关闭,地方上全国最大的兵工厂东三省兵工厂被日寇夺取,第二大兵工厂山西兵工厂被迫缩小规模,可以说军事工业发展不大。

  武器上发展主要有巩县兵工厂仿制成功1898式毛瑟步枪(中正式),金陵兵工厂仿制成功1908年式马克沁重机枪(24年式),大沽造船厂,21军修械所等仿制成功捷克7.9毫米轻机枪,东三省兵工厂仿制成功75毫米、100毫米、105毫米榴弹炮,还生产出105毫米加农炮,37毫米平射炮。另外,这个意思去还生产出大量化学武器和航空炸弹。

  据不完全统计,1928年到1936年,生产火炮7805门(其中迫击炮6003门),步枪51.4万支,轻重机枪1.52万挺,炮弹133.5万发(其中迫击炮弹100万发),步机枪弹58900万发,手榴弹602万枚,枪榴弹10万发,航空炸弹10.9万枚,枪榴弹发射筒1000具,黑火药9万公斤,无烟药150万公斤,炸药237万公斤,防毒面具5.7万具。

  3.抗战期间(1937.7-1945.8),本阶段个军工企业纷纷内迁,地方军工企业被中央统一接收,这一时期主要军工进步为仿制成功法国布朗德式样120毫米迫击炮(33年式),仿制成功德国苏罗通50倍37毫米战防炮。

  据统计,抗战期间共生产火炮98门,迫击炮1.53万门,步枪83.72万支,轻重机枪11.12万挺,信号枪5100支,手枪1.56万支,炮弹1012.72万发(其中迫击炮弹841.12万发),步机枪弹106200万发,手枪弹1057万发,冲锋枪弹10万发,手榴弹3329.85万枚,枪榴弹710.56万发,掷榴弹169万发,掷榴弹发射筒8.38万具,枪榴弹发射筒3.91万具,信号弹117.73万发,航空炸弹6.2万枚,防毒面具71.89万具,地雷93.84万个,炸药包841.17万个,黑火药84万公斤,无烟药43.71万公斤,炸药84万公斤。

  4.抗战后阶段(1945.9-1949.10),本阶段除原有的兵工厂还接受了一批日伪兵工厂,其中接收东北地区的兵工厂组成的第90兵工厂是全国最大的。本阶段仿制了美m17.9毫米半自动步枪,57毫米无坐力炮等,其军工生产能力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随着解放战争的炮声,很快就灰飞烟灭了。

  况且民初时代没能制造出军舰,很大的原因也在于军阀对于生产军舰兴趣乏乏,一方面是缺钱,另一方面是觉得没有必要。北洋时代割据的军阀大多没想着抵御外辱,而是把心思都放在扩张势力范围上,专注陆战,根本不会去想着发展海军。

  所以说,自晚清工业到民国工业的转变中,中国的军工业其实一直在成长着。只是限于时代、角度等限制,早期的中国军工给人一种“倒退”的错觉。

  在民国的40年中,整个工业部门在国内生产中所占比例基本没有变化。 工业成长显著的分别为电力工业、煤炭工业。此阶段中国经济在官僚资本及私有资本化的历程颇有很大弊端,但在轻工业逐渐成形鼓舞下,中国的近代工业化初现端倪。

  1933年,中国的工厂、手工业、矿业和公用事业的产量,仅构成国内净产值的10.5%。手工业产量占工业部分的67.8%;工厂占20.9%;矿业占7.0%;公用事业占4.3%。估计为4691万的非农业工作人口中,1213万(25.9%)受雇于手工业,113万(2.4%)受雇于工厂,77万(1.6%)受雇于矿场,4万(0.09%)受雇于公用事业。 虽然1930年代前期中国的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但工业发展总趋势是在跌宕起伏中继续有所发展,并在1936年达到了近代历史上最好水平。

  例如发轫于1920年代的针织、丝织、染织、印染、毛纺织等轻工业都有长足发展,而且又产生了一批新兴行业,如电器用具工业、电机工业、染料工业、酒精工业、酸碱工业等等,新兴行业又促进了工业部门结构调整。工业地区分布也在扩大,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有了提高。

  十年建国时期中国重工业建设,主要以国防工业为核心。具体工作则是由资源委员会进行的。1932年11月成立的国防设计委员会(1935年4月改名为资源委员会),主持者是钱昌照、翁文灏,其他委员还包括著名学者胡适、丁文江、杨振声、张其昀、吴鼎昌、张嘉璈、陶孟和、范锐、吴蕴初、刘鸿生、万国鼎、沈宗瀚、王世杰、周览、徐淑希等人。1930年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主要是由这些人主持的。

  1935年4月,国防设计委员会与兵工署资源司合并,改称为“资源委员会”,隶属于军事委员会。资源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创办与国防有关的工矿企业。1936年3月,资源委员会根据国防需要和可能的经济能力,拟定了一项重工业建设计划,预定于三年之内,在中部的湘、鄂、赣等内地建设与国防需要直接相关的重工业和矿业,充实中国冶金、燃料、化学、机器及电器工业的基础。但是因腐败和,以及战争破坏,导致重工业大部分成为纸上谈兵,无从落实,上述重工业及厂矿,小部分已建成投产,而大部分都停留在筹备阶段。

  在冶金工业方面已建成的有湖南茶陵铁厂、湖北灵乡铁矿、江西钨铁厂、四川彭县铜矿、湖北大冶、阳新铜矿、中央炼铜厂、湖南水口山铅锌矿、云南锡矿、青海金矿、四川金矿等;在燃料工业方面,有江西高坑煤矿、天河煤矿、湖南湘潭煤矿、河南禹县煤矿、四川巴县、达县石油矿等;在化学工业方面,有氨气工厂及无水酒精厂等;正在筹备举办中的有中央机器制造厂、湖南湘潭飞机发动机厂、中央电工器材厂、中央无线电机制造厂、中央电瓷制造厂、四川长寿水电厂等等。1937年,这些工厂的产品产量为钢铁3万吨,电力153.3万度,煤2万吨,净钨砂1.2万吨,锑1.46万吨,精铜9吨,铁砂0.63吨,电报机425具。 这些厂矿的建成和投产,奠定了战时国防工业的基础。

  资源委员会设立的这些厂矿大多是当时国内没有或非常缺乏的行业,不少与国防建设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钢铁工业、飞机制造业、电工电料业、化学工业、钨、锑等矿产业。抗战开始后,资源委员会兴办的已运转的各个重工业机器设备,有不少都拆迁到大后方,成为当地工业生产的骨干企业,提高了大后方的工业水平,继续为直接支持抗战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

  不过在这段期间,晚清时候建设的汉阳钢铁厂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年钢产量稳定在5万吨,该厂于1925年停止生产,国民政府统治十余年间始终没有恢复生产,惹起争议。不过有论者指汉阳钢铁厂自1925年起十多年未能恢复生产可能跟它自1904年起长期向日资举债终致日资所入侵有关。另外民国时期,中国炼钢水平极端落后,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钢铁价下滑也是重要因素。

  就问都是军舰,能比吗?咋比?上面这样的来2条是不是横扫联合舰队?来1条是不是横扫英法联军?

  上面这俩也是军舰,随便拉1条,什么联合舰队、英法联军、无畏舰祖孙三代?直接一波A掉!

  性能是其一,技术水平是其一,工业体系是其一,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钱!

  清末大清岁入大概也就是8000多万两白银,粗略估计清朝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700-1000元人民币,8000万两,相当于560亿到800亿人民币,粗略换算成军费100多亿美刀。

  按1936年日军公布的预算,大和号的投入预算约为1.4亿日元,而实际上的建造成本达到了1.6亿日元,这只是造舰的成本,如果再加上武器和人员培训等产生的费用,大概达到了2.8亿日元,这是日军1941年发布的《丸五计划舰艇制造费》表单上的确切数字。当时的1日元相当于现在的1787日元,“大和”号差不多消耗了现在的2861亿日元,折合美元约为25亿。

  之前港灿们闹事,还有人扬言,HK独立整个航母100条。MDZZ,100航母需要的舰员再加几百条护航舰,看全HK人够不够塞满。

  之后甲午战败,马关赔款2亿+赎辽费3000万。相当于一口气给了日本搞130年洋务运动的经费。(实际上清政府为了支付对日赔款,前后三次向西方借款3亿两。)硬生生的把日本从濒临破产的农业国,奶成了十年后的工业化帝国。

  什么叫日本财政的救星啊?什么叫日本工业化的奠基人啊?什么叫日军侵华天使轮大股东啊?

  之后慈禧老妖婆一通瞎操作引发庚子国变,辛丑条约赔款本息共计9.8亿,相当于30年洋务运动的18.49倍,能搞约554.71年洋务运动,也就是从明朝建国搞到清朝灭亡。

  满清最窒息的不是两次战争,而是马关辛丑双连。仿佛生怕中国可以乘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空窗期崛起一样。一手把日本奶成新列强,一手让中国负债几十年。

  辛丑条约还把关税盐税抵押给列强,民国直到1933年才收回部分关税自主权。之后南京国民政府模仿苏联也搞了个发展基建和重工业的“一五计划”,结果没多久日本就全面侵华了……

  经常有人洗地曰“清朝割的领土不算多”。然而直接割大片领土的玩法,一般只适用于本土势力范围所能辐射到的国家。

  西欧美国这些远方列强的玩法是以割优质港口为主,然后拿治外法权、矿产开采权、海关管辖权、驻军权……以此一边掠夺资源一边倾销商品。面对西方列强强大的生产力,在这种毫无贸易保护的倾销下,大多数民族资产阶级都会灰飞烟灭。所以民国只有买办,没有资本家。列强并不直接掠夺领土,而是掠夺中国的国运,掠夺中国的未来。

  洋务派“借法”30多年,共兴办了60个使用机器的近代企业,总计投入经费约5300万两。其中军事工业21个,创办及历年增添设备经费约1500万两,其他近代企业39个,投资3700万两。以30年计算,平均每年2个,投资170余万两。如果再加上在洋务派影响和特别批准下,以官督商办名义兴办的民族资本主义近代企业,也不过共有120余个,合计投资约5800万两,平均每年4个,投资不及200万两,这样的数字不仅根本无法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即使起步差不多同时的日本,截止1892年的25年中,最后共建成了5600多个公司,总计资本2.89亿余日元,平均每年设立225个公司,资本1100余万日元,约合中国银两700多万两。

  比如说:满清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尾声,可以花不多的钱买到一堆老旧的生产线。而民国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初期,产业链远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长,崭新的生产线也比第一次工业革命那些破铜烂铁贵的多。更重要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能源是煤炭,中国并不缺少,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血液是石油,中国现在都缺,更不用说那个普遍认为中国没有油田的民国时代了。

  另外当时的中国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在继承了大量的满清不平等贸易条约的情况下,是深受被列强倾销之苦的,本土资本家本身就是在夹缝里生存。重工业这种赔本的长期投资远不如可以赚钱的轻工业有吸引力。

  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我认为的最重要的原因——中华民国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军阀联盟。搞重工业,谁牵头呢?

  首先蒋介石不可能搞。道理很简单,彼时的中国是海军弱国,而日本是海军强国,美国下饺子之前稳居世界第二,一旦中日开战,日本凭借海军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登录,东南沿海不仅是无险可守,甚至可以说空门大开,哪怕你换成1950年的新中国面对这样的局面,都要做好东南沿海被彻底打烂的心理准备。蒋介石如果真的在自己的老巢搞一堆重工业,那就只有一个结果——日本侵华从赔本变成血赚,日本在中国战场可以以战养战,而不是持续掉血。教员的《论持久战》逻辑失效,“以空间换时间“变成一句梦话。

  至于其他军阀,汪精卫是投降派不用考虑。剩下的没有实力也没有国际上的大腿可以像蒋介石一样借到大量外债,根本没实力铺开生产线。张作霖倒是搞了一堆工业基础,但是张作霖是日本的傀儡,被日本养肥了杀的,也不用考虑。

  当然这个问题更没必要吹满清。满清的大一统是中世纪的秦制2.1大一统,实际上只能控制农业国,动员力尚且不及民国这种军阀联盟。满清统治者对洋务派的防备之深看第一段数据可知。解决了工业时代陆权大一统问题的,是苏联和提供了秦制3.0版本的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