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相互比拼实力,都想要超过对方一筹,在军事科技等方面都在互相盯着对方脚步竭尽的发展。在这个期间双方也使用了浑身解数来引诱间谍叛逃人员获取更大的利益。今天要讲的就是苏联飞行员伊万诺维奇·别连科叛逃美国的事情。
伊万诺维奇·别连科出生于1947年,父亲是一名军人,由于父亲常年不在身边,小时候都是跟他的奶奶相依为命,这段生CQ9电子 CQ9传奇电子活虽然贫囧,却也让他享受了相对无忧无虑的童年。
后来父亲再婚了,重新给他找了一个继母。致使他性格变得孤僻叛逆,父亲则对此视而不见。压抑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和极端的个性。
长大后便想成为一名飞行员,刚好那时候苏联在积极发展军备实力,于是伊万诺维奇·别连科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考上飞行学校,在1971年毕业于阿尔马维尔军事飞行学校。最终成为一名飞行教官。
在此后的四年时间里,一直为苏联培养大量的优秀飞行人员。因为这段时间苏联跟美国之间的状态丝毫没有改善,而且双方进入了对峙恶化的阶段。
时间来到1945年二战结束后。在这一年的雅尔塔会议上,美国、苏联和英国三国领导人商定了对德国的占领和重建计划。然而,这一计划并没有得到充分执行,而是导致了更多的分歧和矛盾。
此时世界上有实力的大国,就只剩苏联跟美国了,赫鲁晓夫上台以后,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可是美国怎么会允许其他国家跟自己平起平坐呢,于是双方逐渐有了矛盾跟反感。
与此同时,美国也开始加强军事力量,实行所谓的“恐怖平衡”战略。1961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引起了美国的震惊和不安。
此后,美苏之间继续进行军备竞赛,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
随着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表明苏联开始走上同美国进行全球争夺的道路,同时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方面。这一时期,苏联还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控制中国,使得中苏关系恶化。
时间到了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是美苏争霸的CQ9电子 CQ9传奇电子第二阶段。而双方的战略特点发生了改变,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正因为如此,苏联才大力的需要各种优秀的军事人员,其中就包括飞行人员,而伊万诺维奇·别连科作为飞行教官,就一直当了四年时间的教官,培养大量的飞行人员。但是他并不想一直当教官,让他很是苦恼,严重受挫。
当伊万诺维奇·别连科在这里辛勤工作了4年,开始感到腻烦。尤其是他的许多同学都加入了战斗部队,而他们写信给伊万诺维奇·别连科时都无不嘲讽。
在自尊心的促使下,这期间的伊万诺维奇·别连科曾先后四次向上级提交报告,申请去当格罗莫夫试飞学院的试飞员,结果都没有被批准。后来他开始放荡不羁起来。他跑去找中心主任德米特里·戈洛德尼柯夫少将理论。
严重受挫的伊万诺维奇·别连科开始意志消沉不振,甚至时常直接顶撞上司。事业上惨遭受挫,家庭上更是雪上加霜。
这时的伊万诺维奇·别连科早已结婚,而妻子也是出身于军人家庭,性格做事都一直非常强势,但是因为性格原因,他长期与妻子产生分歧,频繁争吵。
接连不断的打击开始让别连科染上了各种恶习,还常常带着消极情绪,当着领导的面将基地弊端全部抖出来,甚至产生极端报复心理,暗中策划要投靠美国。而此时的苏联经济也已经陷入严重的困境。
苏联原本是产粮大国,在沙俄时期也毫不费力的完全实现粮食自给。但到了1963年,却因为粮食产量下降,连粮食也实行了配给制度,也就是按票供给。从1970年代后期,苏联终于承认缺粮,并开始进口粮食。
因为苏联总忧虑新战争的发生。这意味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大部分都放在了重工业,例如国防、钢铁和任何有利于赢得战争的东西,但轻工业严重落后,苏联人民的物质水平无法得到保障。
经济上,由七十年代开始,前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就每况愈下,1971到75年,苏联只有百分之五点七增长,而且基本都是军事工业拉动的。
同样地,国民生产净值由1971到75年的百分之四点四增长下降到1981至85年的百分之二点一。
苏联的一些领导人也确实发现了这一严重的经济问题,而从赫鲁晓夫开始,苏联就一直进行经济改革,只是此后30年的时间不见任何效果。
一个国家的经济改革也好,经济创新也好,还是来自于国外的制裁也好,后果并不会立马显现。当问题显现的时候,恐怕将是断崖式下跌。而苏联在70年代遇到的种种经济问题便是最好的证明。
正在这种大环境下,再加上伊万诺维奇·别连科接连受挫,让他心灰意冷,叛逃到了美国。
当时苏联的军备实力一直很强,而苏联先进的米格-25型截击机,让美国没有捞到一点好处。
于是伊万诺维奇·别连科在感到没什么前途的情况下,就想驾机跑到国外去,靠出卖自己驾驶的先进战机米格-25的秘密捞一笔大钱,同时也报复苏联,重创其国防体系。
在叛逃之前,别连科找好了路线,还用英文写好了纸条,于是1976年9月6日,他像往常一样前往基地执行飞行任务,却在完成任务后,驾驶装满油料的米格-25,随身携带手枪后启动飞机起飞了。
在飞行的途中,别连科将飞行高度一度猛降维持到1000米,为的是避免被苏联和日本雷达发现。然后他按动了报警开关,发出呼救信号;几秒钟后,他又关掉开关,想让地面雷达站误以为飞机失事了。
30分钟后,别连科进入日本“防空识别圈”,这时,他看到了日本函馆民用机场。直接进行了迫降,迫降成功后,拔出手枪朝天连开数枪,一刻钟后,日本防卫厅特别情报处派官员前来接洽。
事后他让日本和美国联系。得到米格-25截击机的美国非常开心,随后便给了别连科一大笔资金,从此他也只能在美国改头换面的生活。
经过两个月的研究后,美国跟日本成功掌握了战机相关技术,对于苏联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数百家军工厂数十万名工人的多年努力化为乌有。苏联强烈要求日本归还战机,在舆论的压力下,日本最终将米格-25归还给苏联。
但是这架米格-25早已拆解成碎片,被日本装在30个快递箱内打包送回了苏联。
至此伊万诺维奇·别连科的叛逃,给苏联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就后果而言,就像当时专家说的一样,这件叛逃事件足以同当年把苏联火箭秘密出卖给西方的潘可夫斯基“传奇”案件相比。
1961年,著名的“沙皇炸弹”在新地岛试爆成功,苏联的国际霸主地位确立,大伊万的威力令全世界瑟瑟发抖,就连美国也不得不在一些问题上忍气吞声。仅一年后,美国就在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中表现出令人震惊的强硬态度。
这其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就是潘可夫斯基,他在1960年被选派到国家安全委员会做协调工作。
因为潘可夫斯基的父亲曾经参加白俄的军队,攻打过苏联红军,正是因为这个历史污点的存在,让潘可夫斯基的政治背景不够清白,成为他晋升仕途上的巨大绊脚石。屡遭打击的潘可夫斯基心灰意冷,逐渐对自己的祖国生出恨意。
经过数次接触后,英美情报机构都发现潘可夫斯基提供的所有情报都真实可靠。英国军情部们的军情六处指定英国商人格雷维尔·韦恩在莫斯科与潘可夫斯基接头,负责运输情报、传达指令。
随后,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潘可夫斯基先后向美英情报机构提供了将近5000份情报,包括微型相机拍摄的胶卷等等资料,而且这些都是免费的。
导致其中这些人员大部被西方反间机关破获,苏联在美欧的情报网受到一定破坏,迫使苏联调整了海外间谍部署。
而在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潘可夫斯基不仅将苏联的核武器真实数量告诉了美国,而且还向美英密报了情况,苏联最新研制的洲际核导弹R-16的计划相关内容,以及揭露了在这项研制工作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强行上马、急于求成,造成了各种失误灾难的事情,而苏联领导却硬要“放炮听响”、震慑西方。
当时,美国总统肯尼迪不知是否可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潘可夫斯基的情报是促使他定下决心的因素之一,苏联此后失利,徘徊在古巴近海上的苏联导弹运输船撤回,使美国得到外交上的大胜,而苏联因此丢了大脸。
后来经过苏联反间谍部门的长期调查,顺藤摸瓜将潘可夫斯基跟他的下线格雷维尔·韦恩一同进行了抓捕。
其受审期间,苏联力求掩饰真相,主控官指他是一个生活放纵的浪子,随后宣判剥夺了潘可夫斯基的军衔和所有荣誉,判处其叛国罪成立,处以枪决。
对苏联而言,他跟伊万诺维奇·别连科,所做的事情,不仅是遗臭万年的卖国贼,而且还给苏联CQ9电子 CQ9传奇电子想要称霸世界打了重重的一拳。
叛逃者,本是弱势的一方。当一个人改换门廷,投靠敌方,就会跟丧家之犬一样。一边是势单力薄一个人,一边是专业的情报机构,是强大的国家势力。而且往后余生,叛逃者的饭碗以及生命都是掌握在人家的手里。真可谓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而当时在国际社会上,苏联依然硬着头皮与美国进行世界霸权争夺。而当欧洲,美国,中国开始一同合作抵抗的时候,苏联的外交和战略政策变得异乎寻常的僵硬。
外交成本,政治成本持续走高。世界各地也出现了反对苏联的声浪,这一点正好就被美国成功的利用了。因为苏联的失误,美国付出了更小的代价赢得了更大的胜利。
从伊万诺维奇·别连科叛逃跟潘可夫斯基背叛的等等事迹,都可以看出苏联的整体环境,随着冷战期间扩张军备竞赛的时间推移,苏联的内部问题越来越突出,政治和经济动荡不断,让社会对制度的信任大大降低,再加上各种私下个人原因等等一系列的不合理事情,导致了最后苏联的彻底。
虽然冷战期间,整体的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也给国际社会以及人民带来了很大影响,造成了很多不可挽回的损失。由此也让我们逐渐明白世界和平稳定是多么的重要。而我国能有今日的繁荣昌盛是多么的来之不易。